專利名稱: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液晶顯示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改進光學片的定位固定、并實現(xiàn)顯示畫面的擴大及裝置的薄型化的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的液晶顯示裝置,大致在導光板和液晶面板之間插入多個光學片,通常使用雙面膠帶將這些光學片固定到主框架上。
但是,當液晶面板移動或者從外部向液晶顯示裝置加上沖擊時,由于光學片用雙面膠帶被固定,所以,光學片的伸縮移動變得不自由,有可能發(fā)生皺褶,而損傷。此外,存在如下問題,即,向光學片等上粘貼雙面膠帶的作業(yè)十分麻煩且作業(yè)效率差,另外,該雙面膠帶由于從光源發(fā)出的熱,粘結劑會熔化附著在液晶面板上,而污染顯示面。進而,顯示裝置的厚度會增加相當于雙面膠帶的厚度的量,妨礙液晶顯示裝置的薄型化,并且由于使用雙面膠帶,會提高成本。
因此,已知有停止使用這種雙面膠帶,代之以使用機械零件,或者通過構件的機械加工將光學片定位固定的液晶顯示裝置。
例如,在特開2002-72174號公報上公開的液晶顯示裝置100構成如下如作為俯視圖的圖6及作為圖6的VII-VII剖視圖的圖7所示,在主框架102的臺面的兩側配置軸104,將該軸104穿通于設置在光學片106的翼片107上的開口108,將導向板110安裝于主框架102上,將液晶面板112及盒蓋114配置于其上面,由此,進行光學片106的定位固定及液晶面板112的固定。該軸104整體呈圓柱狀,在其上部形成直徑比下部小的圓柱狀的突起116,起著在光學片108的兩側將光學片定位固定的作用。
根據(jù)這種結構,由于借助固定在主框架102上的軸104固定光學片108,所以,與單純地利用雙面膠帶進行固定時相比,可以降低由液晶面板112的移動或來自外部的振動而造成的惡劣影響。
此外,在特開平9-147618號公報上公開的照明裝置構成如下為了利用機械加工的框架將光學片定位固定,分別在設置于漫射板、導光板及反射板的一邊上的翼片上設置開口,同時,在下框架的一側上形成突出銷的同時,在上框架上設置接納兩個銷的孔,將該銷穿通在設置于漫射板、導光板及反射板的翼片上的開口內,通過將上框架固定在下框架,將漫射板、導光板及反射板固定在兩個框架之間。
根據(jù)上述公知的光學片的固定法,由于不使用雙面膠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皺褶的發(fā)生的同時,可以改進作業(yè)效率差的問題,進而可以防止由粘結劑的熔化造成的顯示面的污染。
但是,在上述特開2002-72174號公報上公開的液晶顯示裝置100中,由于必須使用多根特殊形狀的軸104,所以,必須另外單獨制作該軸104,因此,不僅零部件的數(shù)目增多,而且向主框架102上的固定很麻煩且難以提高作業(yè)效率。此外,軸104的突起比光學片106的厚度長,并突出到導向板110的開口內。因此,由于液晶面板112的外周邊緣不能延伸到該導向板110的開口部分,所以,不得不使液晶面板的顯示畫面變窄。此外,由于突起116突出到軸104的上面,所以,不能將液晶顯示裝置100薄型化。進而,由于開口108設置在光學片106兩側的中央部突出的翼片107上,所以,必須將光學片106制成特殊形狀,而且,當不設置該翼片107在側緣上設置開口時,顯示畫面會相應地變窄。
進而,還由于光學片106在兩側部被固定,所以,有可能發(fā)生由于熱造成的光學片的伸縮引起的皺褶及損傷。
此外,在上述特開平9-147618號公報上公開的照明裝置,通過將上框架的孔嵌入到下框架的銷上而進行定位,但通常,由于上框架由薄板形成,所以,銷會從上框架的表面上突出來,另一方面,為了不使銷從上框架上突出,必須加厚翼片的厚度。由于當銷從上框架上突出來時,不能將液晶面板載置于銷上,所以必須避開該銷,而產生加大上框架的寬度的必要。因此,實質上也不得不縮小液晶面板的顯示畫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這樣的現(xiàn)有技術的課題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光學片的定位固定、力求實現(xiàn)顯示畫面的擴大及裝置的薄型化的液晶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方式,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裝置包括基本上呈矩形形狀、在一邊的端緣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第一、第二開口的至少一個光學片;容納該光學片的主框架;配置在該主框架的上方的副框架,其中,在該主框架上,在其頂部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一開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在該副框架的背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二開口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將該第一小突起插入到該光學片的第一開口內,將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開口內,將該副框架安裝到主框架上,由此將光學片定位固定。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外一種方式,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裝置包括基本上呈矩形形狀、在一邊的端緣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第一、第二開口的至少一個光學片;容納該光學片的主框架;形成在該主框架上的臺座;配置在該主框架的上方的副框架,其中,在該主框架上,在其頂部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一開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在該副框架的背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二開口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將該第一小突起插入到該光學片的第一開口內,將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開口內,將該副框架安裝到該主框架上,由此將該光學片定位固定;前述臺座由線狀突起構成,在該線狀突起的一個側面和前述主框架的一側的內壁面之間形成容納引線的間隙,將導光板固定在該線狀突起的另一個側面和前述主框架的另一個側的內壁面之間。
在這些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前述第一小突起,優(yōu)選地設置在形成于主框架上的臺座上,此外,優(yōu)選地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的高度,和前述光學片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者比其稍高。
進而,在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中,優(yōu)選地,前述第一、第二開口,分別并列設置多個,并且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也對應于所述開口并列設置多個,此外,優(yōu)選地,前述副框架在中央形成窗,呈覆蓋前述主框架的外周側壁上表面部的形狀。
本發(fā)明通過具有上述結構,可以產生以下優(yōu)異的效果。即,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光學片借助設置在主框架和副框架上的第一、第二小突起,從上下方向定位固定。通過該定位固定,使第一小突起不貫穿副框架的框架就可以將光學片定位固定。因此,由于即使縮小副框架的寬度,也可以將液晶面板的外周緣延伸到副框架的外周側緣附近,所以可以增大液晶面板的顯示畫面。
此外,由于前述光學片只固定在主框架的一個邊上,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即使由于來自光源的熱光學片產生伸縮,因光學片的一個邊被固定,而另一端為自由端,所以能夠根據(jù)伸縮自由移動,可以防止在光學片上產生皺褶、變形等。而且,由于不使用膠帶,所以,可以防止由于粘結劑的熔融造成的顯示質量的降低,可以提高組裝作業(yè)效率。
進而,由于可以將小突起成一整體地分別設置在框架上,所以,可以減少零部件的數(shù)目,提高組裝作業(yè)效率。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在將副框架安裝到主框架上時,第一小突起不從副框架的框架板上突出,可以加大副框架的窗的同時,可以將液晶顯示裝置薄型化,并且,由于利用設置在主框架和副框架上的第一、第二的多個小突起將光學片從上下方向定位固定,所以,光學片的定位固定穩(wěn)定。
進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利用臺座,將導光板或者從光源導出的引線等穩(wěn)定地固定在主框架上,無需另外的固定這些的機構。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3A是主框架的俯視圖,圖3B是圖3A的B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3C是圖3A的C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4A是副框架的俯視圖,圖4B是圖4A的B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4C是圖4A的C部分的放大俯視圖;圖5是圖1的V-V放大剖視圖;圖6是現(xiàn)有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圖7是圖6的VII-VII放大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液晶顯示裝置20主框架21底壁22a~22d 側壁24a、24b 臺座(線狀突起) 25a、25b 小突起30副框架 31窗
34a、34b 凹部 33a、33b小突起40反射片50 (線狀)光源52a、52b 引線 53 電連接器55導光板60 光學片61漫射片62 棱鏡片63保護片61a、61b~63’a、63’b 開口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
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式。但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是,表示將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具體化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例子,并非意圖將本發(fā)明特定在這種液晶顯示裝置,也同樣適用于權利要求書所包含的其它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10,如圖2所示,包括光源50;傳遞來自該光源50的光的平板狀的導光板55;沿著導光板55的背面配置的反射片40;載置于導光板55上的光學片60,通過將由這些零件組成的疊層體插入到主框架20和副框架30之間,將副框架30安裝到主框架20上,從而定位固定前述疊層體。
下面,參照圖2~4詳細描述構成該液晶顯示裝置的各個構件。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液晶顯示面板,雖然省略圖示,但具有將一對矩形的玻璃基板粘貼并在兩個基板之間封入液晶的結構,利用COG(Chip on Glass;片載玻璃基板方式)方式或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帶式自運焊接法)方式將門驅動器連接到一個短邊側上。主框架20,如圖3所示,與液晶面板的形狀相匹配,由基本上呈矩形狀的淺底箱狀體構成,使用了由聚碳酸酯等合成樹脂材料形成的制品。此外,作為主框架20,除合成樹脂制的制品之外,也可以使用由鈑金形成的其它制品。當使用鈑金制的主框架時,由于比合成樹脂強度更強,所以,可以在確保強度的情況下制成薄型的,不僅可以防止由光源產生的噪音,而且,由于可以用于接地,所以還可以防止來自外部的噪音,從而是優(yōu)選的。
該主框架20,在底壁21上形成多個開口21a,并且從該底壁21的外周緣起豎立設置具有比前述疊層體厚度稍長的高度的側壁22a~22d。在各個側壁22a~22d的外周面上,每隔規(guī)定的間隔形成多個固定突起23a,這些固定突起23a與后面描述的設置于副框架側壁上的固定口35a配合。
此外,在各個側壁22a~22d中,靠近一個側壁22a的內壁面,與該側壁的內壁面隔開一定的間隙平行地形成一對寬度窄的臺座(線狀突起)24a、24b。該臺座的高度,基本上和導光板55(參照圖2)的厚度基本上相同地形成,在臺座24a、24b的一個側面與側壁22a的內壁面之間,容納從光源50延伸的引線52a、52b(參照圖2),在臺座24a、24b的另一個側面與側壁22b之間固定導光板55。
在各個臺座24a、24b的頂部,如圖3B及圖3C所示,形成從頂部面向上方突出的銷狀的小突起25a、25b。這些小突起25a、25b的前端,以嵌入到后述的副框架30的凹部34a、34b內的方式,設置在靠近各個側壁22c、22d的位置,此外,將各個小突起25a、25b的高度,設定成與光學片60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者稍高于光學片60的厚度。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各個小突起25a、25b設置在臺座24a、24b的頂部上,但也可以不設置該臺座(線狀突起),而直接設置在底壁21上。但是,由于在臺座的上面設置各小突起可降低小突起的高度,沒有折損之憂,所以是優(yōu)選的,并且,由于可以將光學片60的整個端部更穩(wěn)定地置于臺座的上面,所以是優(yōu)選的。此外,設置于底壁21上的開口21a,主要具有將從光源發(fā)出的熱排放到外部的散熱口的功能。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各個臺座24a、24b只要是在主框架20的短邊側的話,可以設置在任意一個短邊上,但優(yōu)選地配置于在主框架20上配置的液晶顯示面板的門驅動器所處的位置上。其理由是,由于液晶顯示面板的門驅動器連接側的邊框部分必須要比不連接門驅動器的另一側的邊框部分寬,所以,在設計上,可以利用該寬邊框的部分,將各個臺座24a、24b配置在從斜斜的方向觀察時更難于識別光泄漏的位置上。
副框架30,如圖4所示,配置在主框架30上。同時,具有和主框架20基本上相同的形狀,由在中央部形成窗31的邊框狀的框體構成,用聚碳酸酯等合成樹脂形成。此外,該副框架20也可以是加入導電填料的導電性樹脂。這樣,能夠抑制從熒光管及引線產生的噪音對液晶顯示面板的影響。
該副框架30,由寬度窄的短邊框架板31a、31b以及同樣的寬度窄的長邊框架板31c、31d構成,在各個拐角部將這些框架板連接成一個整體,覆蓋主框架20的側壁22a~22d的上表面部。此外,從外周面32a~32d起,形成向下方下垂的多個突出片35,在這些突出片35上分別形成固定口35a。
在短邊框架板31a的背面上,在對應于前述主框架20的小突起25a、25b的位置上,設置插入各個小突起的前端的凹部34a、34b。此外,靠近這些凹部34a、34b,形成銷狀的小突起33a、33b。這些小突起的高度,與前述突起25a、25b的高度基本上相同。
反射板40,由具有高反射率的白色樹脂制薄膜形成,三個邊以從背面包圍線狀光源50的方式彎折。
線狀光源50,采用基本上彎曲成U字形的冷陰極管等構成的熒光管51。在U字形的端部連接有管座,從各個管座導出引線52a、52b,在引線的前端上連接有電連接器53。
導光板55,例如,如果是7英寸左右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話,具有約2.6mm左右的規(guī)定的厚度,如果是8英寸左右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話,具有約3.5mm左右的規(guī)定的厚度,使用由丙烯酸樹脂注塑成型的制品。
光學片60由漫射片61、棱鏡片62及保護片63構成,光學片60的厚度比導光板55的厚度薄,約0.4~1.0mm左右。在該光學片60的一個邊上,在對應于主框架20及副框架30的各個小突起25a、25b及33a、33b的位置上,分別形成開口61a~63a、61b~63b、61a’~63a’、61a’~63’b。這些開口61a~63a、61b~63b、61a’~63a’、61a’~63’b,分別以兩個相鄰接的方式設置在一個邊的兩端上。例如,在漫射片61上,設置開口61a、61b及61’a、61’b,其它的片也同樣地按照兩個并列設置。
各個開口61a~63a、61b~63b、61a’~63a’、61b’~63’b的形狀,由于因為熱光學片的片材會伸縮,所以,優(yōu)選地,以能夠對應于這種伸縮的方式,將一個制成圓形,將另一個制成沿著短邊側的長橢圓形,并使兩種類型混合存在。這樣,由圓形開口進行定位,由沿著短邊側的長橢圓形開口對應于熱膨脹的變形。
其次,參照圖2說明利用這些構件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
在反射片40上配置U字形的線狀光源50,從背面起將反射片40的三個邊41b~41d彎折,覆蓋線狀光源50的管體。其次,將該反射片40載置于主框架20的底壁21上,將引線52a、52b容納在臺座24a、24b與側壁22a的間隙內,將其前端導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導光板55,經(jīng)由反射片40使其一個側緣與側壁22b的內壁面接觸,使對置的側緣與臺座24a、24b接觸并加以固定。借此,可進行線狀光源50,反射片40,引線52a、52b,以及導光板55的定位固定。
然后,將光學片60載置于導光板55上。在光學片60中,漫射片61,將其開口61a、61’a插入到主框架20的小突起25a、25b上,同樣地,將棱鏡片62的開口62a、62’a插入到小突起25a、25b上,將保護片63的開口63a、63’a插入到小突起25a、25b上。
在將光學片60定位并暫時固定在小突起25a、25b上之后,將副框架30的小突起33a、33b插入到各個片的開口61b、61’b,開口62b,62’b,開口63b、63’b內,而完成光學片60的固定,使副框架30的固定口35a配合到主框架20的固定突起23a上。
通過將副框架30安裝到主框架20上,光學片60被夾持固定在副框架30和主框架20之間。
圖5是表示光學片60固定在兩個框架之間的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圖。如該圖所示,主框架20的小突起25a、25b貫穿光學片60的一個的各個開口,嵌入到副框架30的凹部34a、34b內。這些小突起25a、25b貫穿光學片60的一個的各個開口,嵌入到副框架30的凹部34a、34b內,但由于貫穿副框架30的框架板31a,而不向上方突出,所以,在將液晶面板(省略圖示)載置于框架板31a的上面時,不會造成障礙,而且,可以縮小框架板31a的寬度。其它框架板31b、31c、31d,由于沒有特別設置這種小突起,所以,可以縮小寬度。從而,由于可以縮小副框架30的寬度,所以可以擴大窗框。另一方面,副框架30的小突起33a、33b,貫穿光學片60的其它一個的各個開口,到達臺座24a、24b的頂部面上。
通過這種組裝,光學片60利用設置于副框架30及主框架20上的小突起25a、25b和小突起33a、33b,從上下方向定位固定。當小突起在副框架或主框架中的任意一個上時,光學片的固定是不穩(wěn)定的,但通過設置在兩者上而使其穩(wěn)定。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副框架和主框架上分別設置了兩個小突起,但并不局限于這個數(shù)目,也可以是一個或者三個及其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基本上呈矩形形狀、在一邊的端緣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第一、第二開口的至少一個光學片;容納該光學片的主框架;配置在該主框架的上方的副框架,在該主框架上,在其頂部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一開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在該副框架的背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二開口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將該第一小突起插入到該光學片的第一開口內,將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開口內,并將該副框架安裝到主框架上,由此將該光學片定位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小突起設置在形成于前述主框架上的臺座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的高度,與前述光學片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者比其稍高。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開口分別并列設置有多個,并且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也對應于該開口并列設置有多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副框架在中央形成窗,呈覆蓋前述主框架的外周側壁的上表面部的形狀。
6.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基本上呈矩形形狀、在一邊的端緣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第一、第二開口的至少一個光學片;容納該光學片的主框架;形成在該主框架上的臺座;配置在該主框架的上方的副框架,在該主框架上,在其頂部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一開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在該副框架的背面上,設置對應于該第二開口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將該第一小突起插入到該光學片的第一開口內,將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開口內,將該副框架安裝到該主框架上,由此將該光學片定位固定;前述臺座由線狀突起構成,在該線狀突起的一個側面和前述主框架的一側的內壁面之間形成容納引線的間隙,將導光板固定在該線狀突起的另一個側面和前述主框架的另一個側的內壁面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小突起設置在形成于前述主框架上的臺座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的高度,與前述光學片的厚度基本上相同,或者比其稍高。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開口分別并列設置多個,并且前述第一、第二小突起也對應于該開口并列設置多個。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副框架在中央形成窗,呈覆蓋前述主框架的外周側壁的上表面部的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有在一邊的端緣上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的至少一個光學片;容納該光學片的主框架;覆蓋該主框架的外周側壁、在中央部形成窗的副框架,其中,在前述主框架的頂部面上設置對應于第一開口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第一小突起,且在副框架的背面上設置對應于第二開口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小突起,將光學片的第一開口插入到第一小突起,將第二小突起插入到第二開口,將副框架安裝到主框架上,而定位固定光學片。借此,改進光學片的定位固定,力求擴大顯示畫面并使裝置薄型化。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598664SQ200410075269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早野聰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鳥取三洋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