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組份紗線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組份紗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紡織是我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行業(yè),近幾年人們圍繞新型紡織品從原料和加工技術進行 了多方面的開發(fā)和研究,出現(xiàn)了各種綜合性能良好的紗線和面料。環(huán)保、舒適、外觀一直是 人們追求的焦點。目前常用的環(huán)保、舒適的紗線多為仿棉紗線、羅布麻紗線等,如中國專利ZL 00129365.6中公開了一種紡織品用的羅布麻紗線,它包括纖維和羅布麻纖維,其中纖維的 質(zhì)量百分含量為65% -95%,羅布麻纖維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為5% -35%,所述的纖維包括棉 纖維、毛纖維、絲纖維、化學纖維,可任選其中的一種,也可為任意兩種及兩種以上的組合。 然而由于羅布麻纖維的長度較長,造成脫膠困難,即使采用化學脫膠后,仍含有少量的殘 膠,其中還包括一定數(shù)量的果膠、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等,造成紡紗困難,成紗質(zhì)量相對較差?,F(xiàn)在常用的環(huán)保、舒適紗線還包括彩棉、粘膠纖維、竹纖維、天絲、莫代爾纖維等 等,然后這些纖維大部分強力較低,不可以降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吸濕透氣、彈性和手感極佳的多組份紗線,該紗線織成的織物 服用性優(yōu)良。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現(xiàn)有設備,操作簡單,適 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一種多組份紗線,包括如下質(zhì)量百分比的原料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15% -45%聚乳酸纖維15%-45%粘膠纖維15%-45%。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olytrimethylene-ter印h-thalate,簡稱PTT) 纖維具有良好的內(nèi)在回復彈性,且纖維的模量較低,因此具有柔軟膨松的手感;聚乳酸纖維 (簡稱PLA纖維)是以玉米、小麥等淀粉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聚合、抽絲而制成,在化學結(jié)構(gòu)上屬 于脂肪族聚酯,其性能優(yōu)越,穿著舒適,有彈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懸垂性,吸濕性、透氣性、耐 熱性、抗紫外線及生物降解性能;粘膠纖維吸濕性極佳,易于染色,織物穿著舒適。本發(fā)明采 用特定組成的三種纖維的結(jié)合,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既可以提高紗線的力學性能,又可使紗線具 有部分可降解的特點。為了達到更好的發(fā)明效果,優(yōu)選所述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的線密度為1. 3dtex-2. Odtex。所述的聚乳酸纖維的線密度為1. ldtex-1. 6dtex。所述的粘膠纖維的線密度為1. 3dtex-2. Odtex0
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為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聚乳酸纖維和粘膠纖維 的混紡紗線;所述的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1. 8tex-18. 5tex?;旒徥潜绢I域的常規(guī)技術,是 指將二種或二種以上不同纖維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紡制,采用混紡的方式紡制的紗線即為 混紡紗線。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分別將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聚乳酸纖維、粘膠纖維經(jīng)抓棉、混 棉、開清棉、給棉、成卷和梳棉工序,相應的制得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聚 乳酸纖維生條和粘膠纖維生條;(2)將步驟(1)制得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聚乳酸纖維生條和 粘膠纖維生條經(jīng)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和細紗工序,再經(jīng)絡筒制得多組份紗線。步驟(1)中,所述的開清棉工序中綜合打手速度為880r/min-910r/min,纖維卷羅 拉速度為9r/min-llr/min,伸長率為1. 5% -3% ; 所述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的梳理工序中刺輥速度為740r/ min-750r/min,刺輥與錫林的線速比為1 1. 5-3. 2 ;所述的粘膠纖維的梳理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25r/min-340r/min,道夫速度為17r/ min-19r/min,刺輥速度為 740r/min_750r/min,蓋板速度為 80mm/min-82mm/min。步驟(2)中,所述的并條工序為三道混并并條工序。所述的粗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 2倍-1. 3倍,羅拉隔距為(9mm-12mm) X ( 26mm-28mm)X (34mm-36mm);所述的細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羅拉中心距為64mm-66mm,鉗口隔距為2. 5mm_3. 5mm,后 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13倍-1.15倍。本發(fā)明的多組份紗線可應用于紡織領域,用于制備含有多組份紗線的織物。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綜合性能良好,可紡性強的多組份紗線,用該種紗線織成的織 物具有優(yōu)良的吸濕透氣性、回彈性好、手感蓬松柔軟、與皮膚接觸舒適性極佳、布面色彩鮮 艷、富有光澤、耐熱和抗紫外線性能良好,能夠廣泛應用于紡織品方面尤其是在服飾用紡織 品中,能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本發(fā)明三組份紡紗通過三種纖維性能優(yōu)勢互補,提高了整體面料的服用舒適性。 PTT纖維、PLA纖維和粘膠纖維三組分合理配置,實現(xiàn)了多組份紡紗的要求,保持了各自的 優(yōu)勢特性。本發(fā)明制備方法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的紡紗設備,不需要單獨研究紡紗機器,降低了 紡紗的難度,提高了產(chǎn)品質(zhì)量,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1)將45Kg、線密度為1. 6dtex的聚對苯二甲酸_1,3_丙二醇酯纖維依次經(jīng)抓棉、 混棉、開清棉、給棉、成卷和梳理工序,制得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梳理工 序中刺輥速度為745r/min,刺輥與錫林的線速比為1 1.5。將15Kg、線密度為1. 4dtex的聚乳酸纖維依次經(jīng)抓棉、混棉、開清棉、給棉、成卷和梳理工序,制得聚乳酸纖維生條;梳理工序中刺輥與錫林的線速比為1 2,錫林蓋板隔距 為 0. 20mm、0. 18mm、0. 15mm、0. 15mm、0. 18mm0將40Kg、線密度為1. 6dtex的粘膠纖維依次經(jīng)抓棉、混棉、開清棉、給棉、成卷和 梳理工序,制得粘膠纖維生條;粘膠纖維的梳理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30r/min,道夫速度為 18r/min,刺輥速度為745r/min,蓋板速度為81mm/min。其中,開清棉工序中聚對苯二甲酸-1,3_丙二醇酯纖維、聚乳酸纖維和粘膠纖維 三種纖維的干重均為360g/m,綜合打手速度均為900r/min,纖維卷羅拉速度均為lOr/min, 伸長率均為2.5%。(2)將步驟(1)制得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聚乳酸纖維生條和 粘膠纖維生條經(jīng)SHD-961型并條機采用三道混并并條工序混并;第一道混并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 為1. 75 ;第二道混并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1. 57 ;第三道混并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 33 ;再經(jīng)THFA4421 型粗紗機、FA507B型細紗機和GA103型絡筒機處理,制得手感柔軟且色彩鮮艷的多組份混 紡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4. 8tex。粗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 25倍,羅拉隔距為llmmX28mX35mm,捻系數(shù)為 64. 9。細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羅拉中心距為65mm,鉗口隔距為3. Omm,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 14, 捻系數(shù)為370。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為551. 2mm/s。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57. 2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 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90. 4%。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37. 5,UVA的透過率為3. 2%。實施例2除了采用30Kg線密度為2. Odtex聚對苯二甲酸_1,3_丙二醇酯纖維、30Kg線密度 為1. Idtex聚乳酸纖維和40Kg線密度為1. 3dtex粘膠纖維,以及第一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 數(shù)為1.85,第二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67,第三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35,粗紗 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63. 5,細紗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360之外,其余操作同實施例1,制得手感柔軟 的多組份混紡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1. 8tex。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性為542. lmm/So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58. 4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85. 3%。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41. 5,UVA的透過率為2. 9%。實施例3除了采用15Kg線密度為1. 3dtex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45Kg線密度 為1. 6dtex聚乳酸纖維和40Kg線密度為2. Odtex粘膠纖維,以及第一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 數(shù)為1.70,第二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45,第三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30,粗紗 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62. 0之外,其余操作同實施例1,制得手感柔軟且色彩鮮艷的多組份混紡 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8. 5tex。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性為481. 5mm/s。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60. 5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 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82. 7%。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45. 2,UVA的透過率為2. 1%。實施例4除了采用40Kg線密度為1. 7dtex聚對苯二甲酸_1,3_丙二醇酯纖維、15Kg線密度 為1. 4dtex聚乳酸纖維和45Kg線密度為1. 6dtex粘膠纖維,以及細紗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381 之外,其余操作同實施例1,制得手感柔軟且色彩鮮艷的多組份混紡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 密度為14. 8tex。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性為543. 2mm/s。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62. 9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 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89. 1%。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38. 9,UVA的透過率為3. 0%。實施例5除了采用40Kg線密度為1. 6dtex聚對苯二甲酸_1,3_丙二醇酯纖維、30Kg線密度 為1. 3dtex聚乳酸纖維和30Kg線密度為1. 7dtex粘膠纖維,以及第一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 數(shù)為1.85,第二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67,第三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35,粗紗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63. 5,細紗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360之外,其余操作同實施例1,制得手感柔軟 且色彩鮮艷的多組份混紡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4. 8tex。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性為520. lmm/So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58. 3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 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87. 9%。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42. 3,UVA的透過率為2. 8%。實施例6除了采用40Kg線密度為1. 7dtex聚對苯二甲酸_1,3_丙二醇酯纖維、45Kg線密度 為1. 4dtex聚乳酸纖維和15Kg線密度為1. 7dtex粘膠纖維,以及第一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 數(shù)為1.94,第二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70,第三道混并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40,粗紗 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66. 4,細紗工序中捻系數(shù)為349之外,其余操作同實施例1,制得手感柔軟 且色彩鮮艷的多組份混紡紗線,該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14. 8tex。用該種紗線織成組織為2/1斜紋,經(jīng)密為35根/cm,緯密為27根/cm的斜紋織物;根據(jù)國標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方法,在YG461E型全自動織 物透氣性能測試儀上測得該織物的透氣性為506. 4mm/So根據(jù)國標GB/T12704-91《織物透濕性試驗方法第1部分吸濕法》,在M216A織物 透濕測試儀上測得織物的透濕性為56. Sg · (m2 · hr1。根據(jù)FZ/T 01062-1999《彈性機織物的拉伸彈性試驗方法》,在LFY-204T織物彈性 試驗儀上測得織物定伸長率為10%的彈性回復率為86. 7%。根據(jù)國家質(zhì)檢總局頒布的GB/T 188302《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通過 對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計算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的平均值為43. 8,UVA的透過率為2. 3%。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多組份紗線,包括如下質(zhì)量百分比的原料聚對苯二甲酸 1,3 丙二醇酯纖維 15% 45%聚乳酸纖維 15% 45%粘膠纖維 15% 4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組份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 酯纖維的線密度為1. 3dtex-2. Odtex ;所述的聚乳酸纖維的線密度為1. ldtex-1. 6dtex ;所 述的粘膠纖維的線密度為1. 3dtex-2. Odtex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組份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為聚對苯二甲 酸-1,3-丙二醇酯纖維、聚乳酸纖維和粘膠纖維的混紡紗線。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多組份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紡紗線的線密度為 11. 8tex-18. 5tex0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分別將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聚乳酸纖維、粘膠纖維經(jīng)抓棉、混棉、開 清棉、給棉、成卷和梳棉工序,相應的制得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聚乳酸 纖維生條和粘膠纖維生條;(2)將步驟(1)制得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生條、聚乳酸纖維生條和粘膠 纖維生條經(jīng)并條工序、粗紗工序和細紗工序,再經(jīng)絡筒制得多組份紗線。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開 清棉工序中綜合打手速度為880r/min-910r/min,纖維卷羅拉速度為9r/min-llr/min,伸 長率為1. 5% -3% ;所述的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的梳理工序中刺輥速度為740r/min-750r/ min,刺輥與錫林的線速比為1 1. 5-3. 2 ;所述的粘膠纖維的梳理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25r/min-340r/min,道夫速度為17r/ min-19r/min,刺輥速度為 740r/min_750r/min,蓋板速度為 80mm/min-82mm/min。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并 條工序為三道混并并條工序。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粗 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為1. 2倍-1. 3倍,羅拉隔距為(9mm-12mm) X (26mm-28mm) X (34m m-36mm);所述的細紗工序中的后區(qū)羅拉中心距為64mm-66mm,鉗口隔距為2. 5mm_3. 5mm,后區(qū)牽 伸倍數(shù)為1.13倍-1.15倍。
9.一種含有權(quán)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多組份紗線的織物。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組份紗線,包括如下質(zhì)量百分比的組份聚對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纖維15%-45%、聚乳酸纖維15%-45%和粘膠纖維15%-45%;該多組份紗線吸濕透氣、彈性好、手感蓬松柔軟、與皮膚接觸舒適性極佳、布面色彩鮮艷、富有光澤、耐熱和抗紫外線性能良好又易于染色的紗線,能夠廣泛應用于紡織品方面尤其是在服飾用紡織品中。本發(fā)明還公開了該多組份紗線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的紡紗設備,不需要單獨研究紡紗機器,降低了紡紗的難度,提高了產(chǎn)品質(zhì)量,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
文檔編號D02G3/04GK101985787SQ20101053888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1月10日
發(fā)明者李琪, 王靜, 竺敏, 胡克勤, 金關秀 申請人:浙江省現(xiàn)代紡織工業(y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