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姿矯正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矯正背姿的保健背帶。
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150836的文獻中,公告了一種“英姿帶”的技術方案,它主要是由兩根彈性受力于人體上身并經(jīng)一定的路線與一根彈性受力腰帶連接而成。該種結構僅能對使用者的雙肩部分形成一向后的拉力,以此力的作用來達到矯正的效果。但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其肩頭部分是經(jīng)?;顒拥?。而彈力肩帶在彈力的作用下極容易向頸部上移,即在雙肩間形成一反作用力,使其雙肩向前收縮,從而不能達到理想的背姿矯正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且能有效地預防、矯正縮肩駝背的新型背姿矯正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主要由腰帶和與腰帶分別相聯(lián)的前后背帶組成,在前后背帶間配裝一彈力肩套。
肩套也可分為左、右肩套,其二者間由彈性聯(lián)接帶聯(lián)接。前后背帶各為兩根,各自兩根交叉后分別與肩套和腰帶聯(lián)接,并且在其上分別裝有調(diào)整環(huán),用于調(diào)節(jié)背帶的適用長度,腰帶和后背帶為一彈力帶,并且在后背帶上裝配有一矯正板,用于提高其整體的矯正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技術進步是由于肩套與前后背帶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整體矯正帶與上肢體的柔性緊密配合,使其肩的兩端部形成一個均勻向后的一個收縮力,并且其受力點在任何情況下不發(fā)生偏移,加裝矯正板并可方便拆裝,不僅使用靈活方便,也可進一步的提高背姿的矯正效果。
下面以附圖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矯正板的結構示意圖。
如
圖1所示,肩套1選用彈力適中的布料制成與雙肩相配的形狀,也可制成左、右肩套,并且在二者間由一彈性聯(lián)接帶聯(lián)接構成,后背帶3為兩根,由彈性材料制成,其兩帶在背的上部交叉后,其上端分別繞頸部與肩套1的前邊緣聯(lián)接至腋下處,兩下端頭分別與彈力腰帶4的兩側連接,其兩帶的交叉點由一聯(lián)接套固定。前背帶2為兩根非彈力帶,其上端頭分別與肩套1腋下處聯(lián)接,其下端頭從腋下繞至背下部交叉后分別與彈力腰帶4聯(lián)接。為方便使用者隨意調(diào)整背帶的長短位置,在前后背帶上分別設有調(diào)整環(huán)。為了提高矯正效果又能靈活方便的使用矯正板5,矯正板5與背帶間采用可拆卸聯(lián)接,由分別設在前后背帶上的尼龍搭扣及二背帶間的彈力定位。矯正板5由左、右矯正板和套裝的兜袋組成,并在矯正板上設有多個凸起,對其相應部位進行自動按摩。
權利要求1.一種背姿矯正帶,它主要包括腰帶和與腰帶分別相聯(lián)的前后背帶,其特征在于前后背帶間配裝一彈力肩套。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姿矯正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肩套為左、右肩套,其二者間由彈性聯(lián)接帶聯(lián)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姿矯正帶,其特征在于所說前后背帶各為兩根,各自兩根交叉后分別與肩套和腰帶聯(lián)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姿矯正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前后背帶間配裝一矯正板,其矯正板上設有凸起。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姿矯正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前后背帶上分別設有調(diào)整環(huán)。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姿矯正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腰帶和后背帶為一彈力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矯正背姿的保健背帶。它主要由一彈力肩套及與肩套相聯(lián)的前后背帶和腰帶構成,穿上它可使其肩的兩端部形成一個均勻向后的收縮力,并且背部有一個整體依托的矯正板,使其更進一步提高了背姿的矯正效果,該矯正帶整體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是一種理想的預防矯正縮肩駝背的背姿矯正帶。
文檔編號A61F5/01GK2314759SQ9724989
公開日1999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1月25日
發(fā)明者孫剛 申請人: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