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治療Ⅱ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藥學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II度燒傷特別是大面積深II度燒傷自行愈合后常殘留部分散在殘余創(chuàng)面,深度燒傷切/削痂植皮后有時同樣有部分殘余創(chuàng)面存在,這些殘余創(chuàng)面常因殘留在真皮內(nèi)的皮脂腺、肝腺等的分泌物被阻塞,形成潴留性小囊泡,繼發(fā)感染破潰而形成。植皮后創(chuàng)面由于新生表皮較薄,耐磨性差常出現(xiàn)水皰破潰糜爛而形成殘余創(chuàng)面,部分殘余創(chuàng)面常存在頑固性感染,特別是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其特點是多呈散在分布、反復破潰、愈合困難,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甚至還可引發(fā)全身感染等并發(fā)癥,造成前期救治工作的失敗,目前尚無好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一般采用濕敷、浸浴、外用抗生素等方法治療,但由于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 細菌定植力較高,且多為耐藥菌,加之創(chuàng)面水腫、老化肉芽組織血運差等原因阻礙了創(chuàng)面上皮的生長;全身應用敏感抗生素難以到達局部,局部應用又易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采用抗生素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感染,但是對創(chuàng)面肉芽及新生上皮組織細胞損傷較大,創(chuàng)面疼痛且容易出血,因此上述方法的療效均難以令人滿意。對燒傷創(chuàng)面理想的藥物治療是既能控制感染,又能促進上皮生長,加速創(chuàng)面的愈合,目前仍在不斷探索中。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創(chuàng)面嚴重感染燒傷后期還未愈合的創(chuàng)面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肉芽灰暗,表面有膿苔,干燥后則形成膿痂,邊緣呈蟲蝕樣改變,周圍皮膚糜爛、水腫,創(chuàng)面反復出現(xiàn),并可擴大融合成片,常見的感染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厭養(yǎng)菌、真菌及病毒等感染,用一般的抗生素難以控制;2.創(chuàng)面周圍疤痕疤痕皮膚潰爛或時間較長的肉芽創(chuàng)面邊緣及基底均為堅硬的疤痕組織,血供較差,影響創(chuàng)面的收縮和上皮爬行;3.1I度創(chuàng)面愈合后水皰形成、感染、破潰勉強愈合的II度創(chuàng)面(尤其是深II度偏深的創(chuàng)面),新生上皮很薄,不耐磨,易破潰,在靜脈壓增高或過度活動后易起水皰,感染、破潰后形成殘余創(chuàng)面;4.新生上皮下細菌潛伏11度創(chuàng)面經(jīng)換藥、抗感染治療后,上皮爬行,創(chuàng)面愈合,但是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潛伏的細菌繁殖,造成感染,倉Il面破潰;5.創(chuàng)面皮脂腺、汗腺殘留11度創(chuàng)面愈合后,殘留在真皮內(nèi)的皮脂腺、汗腺等的分泌物被阻塞,形成潴留小囊泡,繼發(fā)感染成為小膿腫,破潰后形成小潰瘍。近年來,中醫(yī)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燒傷在《武威漢代醫(yī)簡》中被稱之為“湯火凍”,《諸病源侯論》中稱“燙火瘡”,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芫黃和豬油制成軟膏敷治小腿燒傷記載,這是膏治的開端。近代中醫(yī)認為燒傷是熱,以致肌膚腐爛,除熱之外還有熱毒;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燒傷是由于肌膚遭受熱損傷后經(jīng)絡阻塞,氣滯血瘀,瘀而生毒;20世紀80年代的中醫(yī)學者則提出了燒傷既是傷又是瘍,燒傷是火毒所致,火毒則瘡,瘡則腐肉膿血的現(xiàn)代醫(yī)學新觀點;燒傷晚期陰津損耗,陰損及陽,熱邪未清,是殘余創(chuàng)面形成的機制。本發(fā)明就是在上述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形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針對性的中藥組合物,相對于抗生素的治療,采用該中藥組合物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具有價格便宜,療效高,操作簡單,見效快,縮短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提高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率,減少殘余創(chuàng)面含菌幾率,減輕患者痛苦,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優(yōu)勢。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采用該中藥組合物具有價格便宜,療效高,操作簡單,見效快,縮短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提高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率,減少創(chuàng)面含菌幾率,減輕患者痛苦,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優(yōu)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以下原料藥組分煅石膏、四季青、玄參、赤石脂、枸骨葉、積雪草、桑椹、紫花地丁、紫珠葉、蛤殼、蜂膠、金銀花、雄黃、楓香脂、荊芥穗、沒藥、黃精、雞血藤、益母草。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鍛石骨37重量份 47重量份、四季青41重量份 51重量份、玄參29重量份 39重量份、赤石脂12重量份 22重量份、枸骨葉23重量份 33重量份、積雪草16重量份 26重量份、桑椹26重量份 36重量份、紫花地丁 21重量份 31重量份、紫珠葉19重量份 29重量份、蛤殼30重量份 40重量份、蜂膠47重量份 57重量份、金銀花78重量份 88重量份、雄黃23重量份 33重量份、楓香脂20重量份 30重量份、荊芥穗12重量份 22重量份、沒藥14重量份 24重量份、黃精33重量份 43重量份、雞血藤29重量份 39重量份、益母草33重量份 43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為煅石骨42重量份、四季青46重量份、玄參34重量份、赤石脂17重量份、枸骨葉28重量份、積雪草21重量份、桑椹31重量份、紫花地丁 26重量份、紫珠葉24重量份、蛤殼35重量份、蜂膠52重量份、金銀花83重量份、雄黃28重量份、楓香脂25重量份、荊芥穗17重量份、沒藥19重量份、黃精38重量份、雞血藤34重量份、益母草38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散劑、湯劑、酊劑、膜劑、油劑。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時,其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 第三步,相對于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將I重量份 3重量份硬脂酸、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十八燒基醇、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單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 5重量份液狀石蠟、8重量份 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熱至75°C 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I重量份 3重量份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第四步,將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十二燒基硫酸鈉、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三乙醇胺、I重量份 2重量份羥苯乙酯、1000重量份 1500重量份蒸餾水混合加熱至75°C 85 °C,獲得水相;第五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第四步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30分鐘 I小時,使乳化,在60°C 70°C的溫度下加入第二步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將所述膏劑均勻涂抹在經(jīng)過清洗的創(chuàng)面,厚度為2 3mm,輕敷一層凡士林油紗,用無菌紗布包扎,夏季略薄,使用3 4層紗布,冬季略厚,使用6 8層紗布,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油劑時,其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與煅石膏按比例混合,浸于香油中24h 36h,隨后用文火煎炸至焦枯狀,過濾,去渣,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倒入容器內(nèi),獲得油劑。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油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將所述油劑加熱到30°C,將制作的紗布浸置于油劑中30分鐘 I小時,取出,高壓滅菌,平坦敷于創(chuàng)面即可,紗布的大小與創(chuàng)面大小一致,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酊劑時,其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第三步,將混合粉末加入到2 3倍醇濃度為75 % 80 %的乙醇,密閉放置24h 48h,濕潤均勻,置于滲濾桶,再次加入I 2倍醇濃度為75% 80%的乙醇后放置24h 48h,以3 5ml/min速度滲濾,收集滲濾液,壓出滲濾桶中余存的藥液,與上述藥液合并,靜置,澄清上清液,過濾,濃縮,溶液呈棕黃色,生藥濃度2g/ml。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酊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每30分鐘將酊劑局部用藥I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采用該中藥組合物具有價格便宜,療效高,操作簡單,見效快,縮短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提高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率,減少殘余創(chuàng)面含菌幾率,減輕患者痛苦,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優(yōu)勢。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以下原料藥組分煅石膏、四季青、玄參、赤石脂、枸骨葉、積雪草、桑椹、紫花地丁、紫珠葉、蛤殼、蜂膠、金銀花、雄黃、楓香脂、荊芥穗、沒藥、黃精、雞血藤、益母草。優(yōu)選,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僅由上述原料藥組分構(gòu)成。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鍛石骨37重量份 47重量份、四季青41重量份 51重量份、玄參29重量份 39重量份、赤石脂12重量份 22重量份、枸骨葉23重量份 33重量份、積雪草16重量份 26重量份、桑椹26重量份 36重量份、紫花地丁 21重量份 31重量份、紫珠葉19重量份 29重量份、蛤殼30重量份 40重量份、蜂膠47重量份 57重量份、金銀花78 重量份 88重量份、雄黃23重量份 33重量份、楓香脂20重量份 30重量份、荊芥穗12重量份 22重量份、沒藥14重量份 24重量份、黃精33重量份 43重量份、雞血藤29重量份 39重量份、益母草33重量份 43重量份。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進一步分別為鍛石骨42重量份 47重量份、四季青46重量份 51重量份、玄參34重量份 39重量份、赤石脂17重量份 22重量份、枸骨葉28重量份 33重量份、積雪草21重量份 26重量份、桑椹31重量份 36重量份、紫花地丁 26重量份 31重量份、紫珠葉24重量份 29重量份、蛤殼35重量份 40重量份、蜂膠52重量份 57重量份、金銀花83重量份 88重量份、雄黃28重量份 33重量份、楓香脂25重量份 30重量份、荊芥穗17重量份 22重量份、沒藥19重量份 24重量份、黃精38重量份 43重量份、雞血藤34重量份 39重量份、益母草38重量份 43重量份。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最優(yōu)選為煅石骨42重量份、四季青46重量份、玄參34重量份、赤石脂17重量份、枸骨葉28重量份、積雪草21重量份、桑椹31重量份、紫花地丁 26重量份、紫珠葉24重量份、蛤殼35重量份、蜂膠52重量份、金銀花83重量份、雄黃28重量份、楓香脂25重量份、荊芥穗17重量份、沒藥19重量份、黃精38重量份、雞血藤34重量份、益母草38重量份。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藥理如下煅石膏拉丁名Gypsum Ustum,味味酸,性涼,歸脾、胃經(jīng),具有消食化滯,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飲食積滯,感冒發(fā)熱,濕熱黃疸等證。四季青味苦,性寒,歸肺、大腸、膀胱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慢性氣管炎,腎盂腎炎,細菌性痢疾;外用治燒燙傷,下肢潰瘍,麻風潰瘍,創(chuàng)收出血,凍傷,乳腺炎,皮膚皸裂等證。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養(yǎng)腎的功效,主治溫邪入營,內(nèi)陷心包,溫毒發(fā)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等證。赤石脂拉丁名Halloysitum Rubrum,味甘、潘、酸,性溫,具有潘腸,收斂止血,收濕斂瘡,生肌的功效,主治久瀉;久??;便血;脫肛;遺精;崩漏;帶下;潰瘍不斂;濕疹;外傷出血等證。
枸骨葉味苦、性涼,歸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養(yǎng)陰、益腎平肝的功效,主治肺癆咳血,骨蒸潮熱,頭暈目眩等證。積雪草拉丁名Centellae Herba,味苦,辛,性涼,歸肝,膽,膀胱經(jīng),具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中暑腹瀉,石淋血淋,癰腫瘡毒,跌撲損傷等證。桑椹拉丁名Mori Fructus,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jīng),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潤燥的功效。用于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fā)早白,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血虛便秘。補肝,益腎,熄風,滋液。治肝腎陰虧,消渴,便秘,目暗,耳鳴,瘰疬,關節(jié)不利等證。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入心、肝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疔癰瘡癤的治療,對急性結(jié)膜炎、麥粒腫等也具有較好療效,紫花地丁對黃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流感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白色葡 萄糖球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紫珠葉拉丁名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具有止血消炎,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外傷出血、衄血、齒齦出血、扭傷腫痛、化膿性皮膚潰瘍、燒傷、流感等證。蛤殼拉丁名Meretricis Concha Cyclinae Concha,味苦、咸、性寒,歸肺、腎、胃經(jīng),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jié),制酸止痛的功效,外用收濕斂瘡,主治痰火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胃痛吞酸,外治濕疹,燙傷等證。蜂膠拉丁名Propolis,味苦、辛、性寒,歸脾、胃經(jīng),內(nèi)服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主胃潰瘍;口腔潰瘍;宮頸糜爛;帶狀皰疹;牛皮癬(西醫(yī)稱為銀屑病);皮膚裂痛;雞眼;燒燙傷;糖尿??;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等證。金銀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腸經(jīng),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兼能涼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風熱、溫熱病熱毒較盛,或溫病初起熱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時;熱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溫證;熱毒積聚之瘡癰初起,掀熱腫痛者,以及其他皮膚感染,該物有較好的退熱作用,有抗炎作用,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多種化膿性球菌及腸道致病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雄黃味辛,性溫,有毒,歸肝、大腸經(jīng),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的功效,主治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等證。楓香脂味辛;苦;性平,歸脾;肺;肝經(jīng),具有祛風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主治癰疽;瘡疹;瘰疬;齒痛;痹痛;癱瘓;吐血;衄血;咯血;外傷出血;皮膚皸裂等證。荊芥穗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麻疹,風疫,瘡瘍初起,便血,崩漏,廣后血暈等證。沒藥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腎經(jīng),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等證。黃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的作用,用于陰虛肺燥,干咳痰少,消渴多飲,脾胃虛弱,脾氣虛或脾陰不足,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等證。雞血藤味苦、甘,性溫,入肝、腎經(jīng),有擴張血管,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舒筋活絡的作用,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促進動物腎臟及子宮總磷代謝,主要用于治療血虛有淤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軟、疼痛等癥狀。益母草拉丁名Leonuri Herba,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經(jīng),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的功效,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等證。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組織細胞營養(yǎng)代謝、祛腐生肌加快創(chuàng)面愈合,另外,中藥中的部分原料藥組分還能為創(chuàng)面組織提供細胞生長必須的脂肪酸,既是細胞生物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創(chuàng)面組織細胞修復的必須物質(zhì),通過對燒傷感染常見細菌生物學特性發(fā)生變異或減輕了細菌生長繁殖的速度,從而導致細菌致病性降低和提高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通過及時有效清除創(chuàng)面分泌物改變了細菌生長繁殖必須的條件和環(huán)境,使細菌生物學特性和形態(tài)發(fā)生變異既不利于細菌的寄宿繁殖也不產(chǎn)生耐藥性,從而達到防治感染的目的。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在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對創(chuàng)面的保護作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中的成痂成分在創(chuàng)面上形成保護層,減少了污染和細菌侵襲,同時抑制創(chuàng)面滲出和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減輕了創(chuàng)面組織的繼發(fā)性炎癥反應;2、抑菌消炎作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糞球菌、皮膚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其能減少創(chuàng)面滲液,并能迅速有效地吸附傷口分泌物,使創(chuàng)面清潔干凈,破壞細菌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阻止細菌在傷口定植,使創(chuàng)面在與外部隔離的狀態(tài)下干燥、收斂,從而發(fā)揮其吸附力強及抗炎作用;3、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創(chuàng)面受損細胞具有靶向性修復作用,減少細胞死亡,抑制肉芽組織的過度增生,減輕肉芽的水腫,促進和加速上皮細胞的再生與融合,從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并減少瘢痕增生,具有靶向性修復創(chuàng)面,促進愈合的作用。本發(fā)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可以采用任何外用劑型,例如膏劑、散劑、湯劑、酊劑、膜劑、油劑。優(yōu)選,本發(fā)明制備的中藥組合物可以使用膏劑,膏劑富有粘性,外敷患處,可避免外來刺激和細菌感染,又可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創(chuàng)面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本發(fā)明膏劑的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第三步,相對于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將I重量份 3重量份硬脂酸、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十八燒基醇、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單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 5重量份液狀石蠟、8重量份 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熱至75°C 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I重量份 3重量份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第四步,將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十二燒基硫酸鈉、O. 5重量份 1. 5重量份三乙醇胺、I重量份 2重量份羥苯乙酯、1000重量份 1500重量份蒸餾水混合加熱至75°C 85 °C,獲得水相;
第五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第四步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30分鐘 I小時,使乳化,在60°C 70°C的溫度下加入第二步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膏劑的使用方法為,將所述膏劑均勻涂抹在經(jīng)過清洗的創(chuàng)面,厚度為2 3mm,輕敷一層凡士林油紗,用無菌紗布包扎,夏季略薄,使用3 4層紗布,冬季略厚,使用6 8層紗布,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亦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成油劑,使用油劑可以使創(chuàng)面無板硬、黏著等不舒適感,應用無刺激,鎮(zhèn)痛效果好。本發(fā)明油劑的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 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與煅石膏按比例混合,浸于香油中24h 36h,隨后用文火煎炸至焦枯狀,過濾,去渣,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倒入容器內(nèi),獲得油劑。本發(fā)明油劑的使用方法為,將所述油劑加熱到30°C,將制作的紗布浸置于油劑中30分鐘 I小時,取出,高壓滅菌,平坦敷于創(chuàng)面即可,紗布的大小與創(chuàng)面大小一致,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亦優(yōu)選,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成酊劑,酊劑是一種透明液體,采用酊劑易于觀察創(chuàng)面變化。本發(fā)明酊劑的制備方法如下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第三步,將混合粉末加入到2 3倍醇濃度為75% 80%的乙醇,密閉放置24h 48h,濕潤均勻,置于滲濾桶,再次加入I 2倍醇濃度為75% 80%的乙醇后放置24h 48h,以3 5ml/min速度滲濾,收集滲濾液,壓出滲濾桶中余存的藥液,與上述藥液合并,靜置,澄清上清液,過濾,濃縮,溶液呈棕黃色,生藥濃度2g/ml。本發(fā)明油劑的使用方法為,每30分鐘將酊劑局部用藥I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實施例1中藥組合物膏劑I將42g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將四季青46g、玄參34g、赤石脂17g、枸骨葉28g、積雪草21g、桑椹31g、紫花地丁 26g、紫珠葉24g、蛤殼35g、蜂膠52g、金銀花83g、雄黃28g、楓香脂25g、荊芥穗17g、沒藥19g、黃精38g、雞血藤34g、益母草38g混合,加入4. 2kg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50%,靜置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前面獲得的42g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2小時滅菌,將12g硬脂酸、6g十八烷基醇、6g單硬脂酸甘油酯、24g液狀石蠟、54g 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熱至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將6g十二烷基硫酸鈉、6g三乙醇胺、9g羥苯乙酯、8kg蒸餾水混合加熱至85°C,獲得水相,將前面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前面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I小時,使乳化,在70°C的溫度下加入前面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獲得中藥組合物膏劑I。實施例2中藥組合物膏劑2將47g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將四季青51g、玄參39g、赤石脂22g、枸骨葉33g、積雪草26g、桑椹36g、紫花地丁 31g、紫珠葉29g、蛤殼40g、蜂膠57g、金銀花88g、雄黃33g、楓香脂30g、荊芥穗22g、沒藥24g、黃精43g、雞血藤39g、益母草43g混合,加入4. 8kg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50%,靜置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前面獲得的47g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2小時滅菌,將12g硬脂酸、6g十八烷基醇、6g單硬脂酸甘油酯、24g液狀石蠟、54g 二甲基硅 油混合加熱至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將6g十二烷基硫酸鈉、6g三乙醇胺、9g羥苯乙酯、8kg蒸餾水混合加熱至85°C,獲得水相,將前面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前面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I小時,使乳化,在70°C的溫度下加入前面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獲得中藥組合物膏劑2。實施例3中藥組合物膏劑3將37g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將四季青41g、玄參29g、赤石脂12g、枸骨葉23g、積雪草16g、桑椹26g、紫花地丁 21g、紫珠葉19g、蛤殼40g、蜂膠47g、金銀花78g、雄黃23g、楓香脂20g、荊芥穗12g、沒藥Hg、黃精33g、雞血藤29g、益母草33g混合,加入3. 5kg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50%,靜置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前面獲得的37g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2小時滅菌,將12g硬脂酸、6g十八烷基醇、6g單硬脂酸甘油酯、24g液狀石蠟、54g 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熱至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將6g十二烷基硫酸鈉、6g三乙醇胺、9g羥苯乙酯、8kg蒸餾水混合加熱至85°C,獲得水相,將前面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前面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I小時,使乳化,在70°C的溫度下加入前面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獲得中藥組合物膏劑3。皮膚安全性試驗成年健康的白色家兔(體重2kg左右),雌雄各半,給藥前24h將背部脊柱兩側(cè)去毛(先使用脫毛劑再將未脫凈毛剃凈)面積約150平方厘米,去毛后24h檢查去毛皮膚是否因去毛而受傷,受傷的皮膚不宜做完好皮膚的毒性試驗。破損皮膚的制作采用無菌注射器針頭將去毛消毒皮膚劃破,以滲血為度。試驗方法對照組空白基質(zhì)3ml,試驗組完整皮膚組、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膏劑組1、實施例2制備的中藥膏劑組2、實施例3制備的中藥膏劑組3,隨機分組,每組家兔4只,受試物均勻涂于背部右側(cè)脫毛區(qū),用無刺激性紗布固定,分籠飼養(yǎng),給受試24h后,用溫水去除殘留的受試物,去除受試物lh、24h、48h、72h至第七日,每日觀察并記錄動物的體重、皮膚、毛發(fā)、眼和粘膜的變化、呼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四肢活動或其他中毒表現(xiàn),經(jīng)過Ih 第8日試驗記錄,試驗組體重、皮膚、毛發(fā)、眼和粘膜的變化、呼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四肢活動均為出現(xiàn)明顯陽性變化,與空白對照組無差異,表明本發(fā)明制備的中藥膏劑劑均沒有毒性反應。皮膚刺激性試驗成年健康的白色家兔(體重2kg左右),雌雄各半,給藥前24h將背部脊柱兩側(cè)去毛(先使用脫毛劑再將未脫凈毛剃凈)面積約150平方厘米。試驗采用同體左右側(cè)自身對比,隨機分組(I)完整皮膚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膏劑組1、實施例2制備的中藥膏劑組2、實施例3制備的中藥膏劑組3和對照組;(2)破損皮膚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膏劑組1、實施例2制備的中藥膏劑組2、實施例3制備的中藥膏劑組3和對照組,每組家兔4只,左側(cè)去毛區(qū)涂受試物,右側(cè)脫毛區(qū)涂賦形(賦形劑為空白基質(zhì)),用無刺激性紗布固定,每只家兔分籠飼料,給受試物24h后,用溫水除去殘留的受試物,去除受試物lh、24h、48h、72h至第七日,每日觀察并記錄家兔涂抹部位有無紅斑和水腫等情況,按表I和表2進行評分、記錄。表I皮膚刺激性反應評分標準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藥組分,煅石膏、四季青、玄參、赤石脂、枸骨葉、積雪草、桑椹、紫花地丁、紫珠葉、蛤殼、蜂膠、金銀花、雄黃、楓香脂、荊芥穗、沒藥、黃精、雞血藤、益母草。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 煅石骨37重量份 47重量份、四季青41重量份 51重量份、玄參29重量份 39重量份、赤石脂12重量份 22重量份、枸骨葉23重量份 33重量份、積雪草16重量份 26重量份、桑椹26重量份 36重量份、紫花地丁 21重量份 31重量份、紫珠葉19重量份 29重量份、蛤殼30重量份 40重量份、蜂膠47重量份 57重量份、金銀花78重量份 88重量份、雄黃23重量份 33重量份、楓香脂20重量份 30重量份、荊芥穗12重量份 22重量份、沒藥14重量份 24重量份、黃精33重量份 43重量份、雞血藤29重量份 39重量份、益母草33重量份 43重量份。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為, 煅石骨42重量份、四季青46重量份、玄參34重量份、赤石脂17重量份、枸骨葉28重量份、積雪草21重量份、桑椹31重量份、紫花地丁 26重量份、紫珠葉24重量份、蛤殼35重量份、蜂膠52重量份、金銀花83重量份、雄黃28重量份、楓香脂25重量份、荊芥穗17重量份、沒藥19重量份、黃精38重量份、雞血藤34重量份、益母草38重量份。
4.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散劑、湯齊IJ、酊齊IJ、膜劑、油劑。
5.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時,制備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 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 第三步,相對于100重量份所述混合粉末,將I重量份 3重量份硬脂酸、0. 5重量份 1.5重量份十八燒基醇、0.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單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 5重量份液狀石蠟、8重量份 10重量份二甲基硅油混合加熱至75°C 85°C,在不斷攪拌下加入I重量份 3重量份維生素E溶解,獲得油相; 第四步,將0. 5重量份 1. 5重量份十二燒基硫酸鈉、0. 5重量份 1. 5重量份三乙醇胺、I重量份 2重量份輕苯乙酯、1000重量份 1500重量份蒸懼水混合加熱至75°C 85 °C,獲得水相; 第五步,將第三步獲得的油相在不斷攪拌下緩慢加入第四步獲得的水相中,充分攪拌30分鐘 I小時,使乳化,在60°C 70°C的溫度下加入第二步獲得的混合粉末,攪拌均勻,分裝。
6.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膏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將所述膏劑均勻涂抹在經(jīng)過清洗的創(chuàng)面,厚度為2 3mm,輕敷一層凡士林油紗,用無菌紗布包扎,夏季略薄,使用3 4層紗布,冬季略厚,使用6 8層紗布,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
7.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油劑時,制備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 第二步,將其余組分與煅石膏按比例混合,浸于香油中24h 36h,隨后用文火煎炸至焦枯狀,過濾,去渣,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倒入容器內(nèi),獲得油劑。
8.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油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將所述油劑加熱到30°C,將制作的紗布浸置于油劑中30分鐘 I小時,取出,高壓滅菌,平坦敷于創(chuàng)面即可,紗布的大小與創(chuàng)面大小一致,燒傷初期24h換藥一次,3 5天后每隔12h換藥一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
9.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酊劑時,制備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石膏砸成小塊,置于煅燒容器中,煅燒至酥脆時,取出,放涼,碾碎成煅石膏粉末; 第二步,將其余組分按比例混合,加入6 8倍量的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時,煎煮液過濾,合并過濾液,加入醇濃度為90% 95 %的乙醇至醇含量為40% 50 %,靜置3 5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干燥并粉碎,與第一步獲得的煅石膏粉末混合,獲得混合粉末,過200目篩,采用紫外燈照射I 2小時滅菌; 第三步,將混合粉末加入到2 3倍醇濃度為75 % 80 %的乙醇,密閉放置24h 48h,濕潤均勻,置于滲濾桶,再次加入I 2倍醇濃度為75% 80%的乙醇后放置24h 48h,以3 5ml/min速度滲濾,收集滲濾液,壓出滲濾桶中余存的藥液,與上述藥液合并,靜置,澄清上清液,過濾,濃縮,溶液呈棕黃色,生藥濃度2g/ml。
10.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酊劑時,所述使用方法具體為每30分鐘將酊劑局部用藥I次,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II度燒傷殘余創(chuàng)面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藥組分,煅石膏、四季青、玄參、赤石脂、枸骨葉、積雪草、桑椹、紫花地丁、紫珠葉、蛤殼、蜂膠、金銀花、雄黃、楓香脂、荊芥穗、沒藥、黃精、雞血藤、益母草。采用該中藥組合物具有價格便宜,療效高,操作簡單,見效快,縮短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提高殘余創(chuàng)面愈合率,減少殘余創(chuàng)面含菌幾率,減輕患者痛苦,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優(yōu)勢。
文檔編號A61K9/00GK103007034SQ2012105563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6日
發(fā)明者于鳳娜 申請人:于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