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所述方法為在稻田內(nèi)設置圍欄和壟溝,進行龜螺混養(yǎng),根據(jù)稻田中福壽螺的密度和平均體重,按照如下公式計算龜類動物的理論投放量,公式為:X2=35*X1*Y1/Y2,其中,X1為福壽螺的密度,單位為只/m2,Y1為福壽螺的平均體重,單位為g;X2為龜類動物的個體體重,單位為g,X2不小于50,Y2為龜類動物的投放密度,單位為只/m2。實際投放量=0.8×理論投放量~1.2×理論投放量;將龜類動物與福壽螺混養(yǎng)30~90 d;當龜類動物在田間控制福壽螺危害后定期回收。本發(fā)明操作簡便,環(huán)境友好,經(jīng)濟效果顯著,應用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涉及利用生物多樣性技術防治外來入侵生物危害的生態(tài)防控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颈尘凹夹g】
[0003]福壽螺(Po/sacea ca/3a_/icu_/ata)作為中國已公布的三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唯一的淡水螺類,原產(chǎn)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因其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及營養(yǎng)價值高等特點,在未進行生態(tài)風險評估的情況下,福壽螺于1981年引入到我國廣東省中山市,并于1984年開始逐漸出現(xiàn)危害農(nóng)作物的情況,現(xiàn)已成為南方十多個省區(qū)的嚴重農(nóng)業(yè)害蟲。加之,福壽螺體內(nèi)可寄生引起人體嗜酸性腦膜炎的廣州管圓線蟲(Aog1sca/3toflaosis)和引起犬類心肺感染并致死的脈居管圓線蟲(A。2000年,福壽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外來入侵物種專家委員會列入世界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名單。[〇〇〇4]現(xiàn)如今,防治福壽螺危害的手段主要分為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三大類。 化學防治往往見效快、控螺效果好,成為大部分農(nóng)民的不二之選,但其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性大,有著很大的局限性。物理防治手段耗費人力多且控效難盡人意,常作為輔助手段使用。通常情況下,對于剛剛?cè)肭值挠泻ι镌诰植繛楹r,使用見效快的化學或物理防治方法更為湊效,而當入侵生物已經(jīng)建立種群并廣為傳播時,如福壽螺,生物防治因其具備的可持續(xù)性及潛在的生態(tài)效益而成為最佳的策略和方法。
[0005]能夠控制福壽螺的生物資源多種多樣,但能推廣應用的卻并不多,是否具有經(jīng)濟效益往往成為該生物防治措施能否成功推廣的關鍵要素。浙江省余姚市利用茭白田、蓮藕田套養(yǎng)中華鱉(sifleflsis)控螺,取得成功并獲得明顯經(jīng)濟效益。事實上,許多龜類動物均有攝食螺的習性,比如巴西龜(sorijOta,其原產(chǎn)于美國中南部,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廣東,繼而作為水族館寵物迅速流向全國,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巴西龜最多的國家,北至遼寧沈陽市,南端為海南五指山市。巴西龜食性雜,申請者研究發(fā)現(xiàn)福壽螺亦是其食源之一,目前國內(nèi)巴西龜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巨大,全國年上市成龜3000多萬只。中華草龜(reeresiis)則是我國最常見的本土品種,同樣市場巨大。故將稻田改造成適宜巴西龜和草龜?shù)壬娴乃h(huán)境,一方面可進行龜產(chǎn)品生產(chǎn),另一方面還可用來控制福壽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控害手段,從而減少或避免化學殺螺劑的使用,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生產(chǎn),保護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農(nóng)業(yè)生物多樣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中福壽螺危害控制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稻田中原位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的方法。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克服現(xiàn)行大量使用化學殺螺劑防控福壽螺技術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和農(nóng)產(chǎn)品安全生產(chǎn)問題。
[0008]本發(fā)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稻田內(nèi)設置圍欄和壟溝,根據(jù)稻田中福壽螺的密度和平均體重,按照如下公式計算龜類動物的理論投放量,實際投放量=〇.8 X理論投放量?1.2 X理論投放量;將龜類動物與福壽螺混養(yǎng)30?90 d;當龜類動物在田間控制福壽螺危害后定期回收;理論投放量計算公式:X25其中,心為福壽螺的密度,單位為只/ m2,^為福壽螺的平均體重,單位為g;X2為龜類動物的個體體重,單位為g,X2不小于50,Y2為龜類動物的投放密度,單位為只/ m2。優(yōu)選地,所述龜類動物的品種為巴西龜或中華草龜?shù)取?br>[0009]更優(yōu)選地,所述龜類動物的個體重量在50?350 g。[〇〇1〇]優(yōu)選地,所述圍欄高40?50 cm,用于防止龜類動物逃逸,圍欄用的材料為厚實光滑塑料薄膜或石棉瓦,所圍墻面需平整,,圍欄的拐角連接處需密封嚴實,且在進排水口需插入雙層鐵絲網(wǎng),以避免龜類動物和福壽螺逃逸。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壟溝的寬度為50?60 cm,深度為15?20 cm。所述壟溝的作用為向壟溝中灌水時,龜類動物可以借助于水的浮力,均勻分散到稻田中去捕食福壽螺;待稻田中的福壽螺捕食將盡時,將壟溝中的水緩慢排出,龜類動物均跑到壟溝之中,便于集中回收。稻田四個角落不開挖壟溝,反之填土形成距離田面8?10 cm高的土臺,便于巴西龜曬背和休息,土臺長寬與溝寬保持相同,之后填土使土臺與壟溝之間形成30?45°的斜坡,便于巴西龜從壟溝爬至土臺。
[0012]更優(yōu)選地,每隔10?20 m水稻種植帶之間設置一條壟溝。[〇〇13]優(yōu)選地,土臺及壟溝交匯處5 m內(nèi)水溝不定期地投放少量浮萍或綠萍,每次投放量不超過龜類動物總體重的3%。[〇〇14]優(yōu)選地,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可根據(jù)福壽螺發(fā)生密度情況,周期性地排水至田溝水面或以下,大約半天至一天后灌水。排水期間,使福壽螺和龜類動物同時集中在田溝中,以增加巴西龜對福壽螺的捕殺效率。
[0015]優(yōu)選地,水稻分蘗末期至水稻收獲前,即可視時機進行多次回收龜類動物。
[0016]本發(fā)明研究發(fā)現(xiàn),將巴西龜和福壽螺共養(yǎng),巴西龜取食福壽螺的效果顯著。兩者共存14 d后,小螺(殼高5?15 mm)和中螺(殼高15?25 mm)的存活率分別降至0%和40%,2/3的大螺(殼高25?35 mm)仍存活,但受損率達到存活個體的45%。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取材豐富、成本低廉,能夠有效減少化學殺螺劑對農(nóng)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且所述方法操作簡便,按照所述方法進行龜類動物的投放,其對福壽螺的控制效果明顯,且福壽螺個體越小,控制效率越高。【附圖說明】[〇〇18] 圖1:巴西龜對福壽螺的控制效果,其中圖六、8、(:、0分別代表試驗處理3(1、7(1、10 d、14 d后的結果。
[0019]圖2:稻田設計示意圖。
[0020]圖3:稻田中投放巴西龜對福壽螺的控制效果?!揪唧w實施方式】[〇〇21]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別說明,本發(fā)明采用的試劑、方法和設備為本技術領域常規(guī)試劑、方法和設備。[〇〇22]除非特別說明,本發(fā)明所用試劑和材料均為市購。[〇〇23] 實施例1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龜類動物取食福壽螺的生活習性,進行龜螺共養(yǎng)試驗,確定巴西龜對不同大小福壽螺的取食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兩者共存14 d后,小螺(殼高5?15 mm)和中螺(殼高15? 25 mm)的存活率分別降至0%和40%,2/3的大螺(殼高25?35 mm)仍存活,但受損率達到存活個體的45%。
[0024]利用龜類動物來控制福壽螺危害的方法,具體由以下步驟組成:①試驗材料:巴西龜購買于花鳥蟲魚市場,系人工養(yǎng)殖,個體重量在180 g到250 g之間,均為表觀正常、活力較強的個體。福壽螺采集于野外水渠,每天投喂福壽螺足量新鮮生菜和浮萍,馴養(yǎng)2 周后,挑選表觀正常、活力較強的個體用于試驗。[〇〇25]②試驗方法:在所選用塑料箱(72 cm X 56 cm X 38.5 cm)的底部放有厚度約為10 cm深土層,之后加入自來水,水深同樣約10 cm深。在塑料箱中部放入開口朝上的長方篩(50 cm X 40 cm X 14 cm,長寬以開口端計),長方篩上有數(shù)百個長方形小孔(10 mm X 3 mm),便于福壽螺和巴西龜呼吸換氣。長方篩底部與土表接觸,靜置1 d后用于試驗。試驗時,在長方篩中放入福壽螺30只,其中殼高為5?15、15?25、25?35 mm等3種規(guī)格的各10只,依次定義為小螺、中螺和大螺。試驗共需6個塑料箱,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處理組,每組3個重復。對照組長方篩中投放30只螺后,倒扣一個規(guī)格略小的長方篩(47.5 cm X 37.5 cm X 14 cm,長寬以開口端計),防止巴西龜和福壽螺逃逸。試驗為期14 d,分別于試驗的第3 d、7 d、10 d、14 d 觀察并統(tǒng)計長方篩內(nèi)不同殼高福壽螺的死亡及受損情況。當發(fā)現(xiàn)個體螺殼存在破損時,記為受損。
[0026]③結果分析:巴西龜對福壽螺的控制效果,其中圖A、B、C、D分別代表試驗處理3 d、7 d、10 d、14 d后的結果,處理組標準誤差計算及與對照組差異性分析未將福壽螺是否受損考慮在內(nèi)(* P< 0.05; ** P<0.01)〇[〇〇27]由圖1A可見,對照組福壽螺在試驗所設模擬稻田生境中生存較為適宜,處理3 d 后,不同大小福壽螺存活率均在95%以上;而處理組在引入巴西龜?shù)? d內(nèi),66.7%的小螺和 16.7%的中螺被捕食,處理組中86.7%的大螺仍存活,存活率略低于對照組。當試驗時長延長至7 d時,僅3.33%的小螺在巴西龜?shù)牟妒诚麓婊睿粗?,中螺和大螺在不同處理下存活率差異不大。當福壽螺與巴西龜共存時間達到14 d時,小螺已全部死亡;中螺的存活率降至40%,明顯低于對照組中螺(86.7%);處理組2/3的大螺仍存活,略低于對照組大螺。
[0028]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福壽螺存在受損的情況,由于巴西龜個體較小,甚至部分小螺需要其咬食多口才能被完全取食。由圖1可見,整個試驗過程中,小螺不存在受損的情況,一旦被巴西龜捕獲,均被完全取食。而對于中螺和大螺,隨著試驗的推進,受損的情況逐漸嚴重,福壽螺受損情況多見于其厴甲邊緣被啃食。試驗結束時,處理組中螺和大螺的受損個體分別占存活個體的25.0%和45.0%,對照組無受損情況發(fā)生。[〇〇29] 實施例2:一種在稻田中利用巴西龜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巴西龜?shù)姆椒?,所述方法為在稻田中,通過原位放養(yǎng)巴西龜來控制福壽螺的危害,具體步驟和方法如下:(1)水稻種植前,稻田四周開挖壟溝,稻田中間每隔15 m加開一條壟溝,溝深20 cm,寬 50 cm。稻田四個角落不開挖壟溝,反之通過填土形成距離田面10 cm高的土臺,土臺長寬同樣為50 cm。之后填土使土臺與水溝之間形成30°的斜坡,便于巴西龜從水溝爬至土臺(見圖 2)〇
[0030](2)稻田四周用石棉瓦圍成40 cm高且平整的防逃墻。同時,在圍欄的拐角連接處需密封嚴實,且在進排水口需插入雙層鐵絲網(wǎng),以防巴西龜逃逸,以避免巴西龜和福壽螺逃逸。
[0031](3)投放巴西龜之前,調(diào)查田間福壽螺的密度和個體平均大小情況,按照如下公式計算龜類動物的理論投放量,公式為:X2;其中乂:為福壽螺的密度,單位為只/m2,Yi為福壽螺的平均體重,單位為g;X2為巴西龜?shù)膫€體體重,單位為g,本實施例中X2為120 ?250,Y2為巴西龜?shù)耐斗琶芏龋瑔挝粸橹? m2。實際投放量=0.8 X理論投放量?1.2 X理論投放量,確定了巴西龜?shù)耐斗帕?,于水稻插秧?0 d投放健壯無病的巴西龜至水溝中。 [〇〇32](4)土臺附近5 m內(nèi)壟溝每隔3?5 d投放少量浮萍,每次投放量不超過巴西龜體重的3%。[〇〇33](5)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可根據(jù)福壽螺發(fā)生密度情況,周期性地排水至田溝水面或以下,大約半天至一天后灌水。排水期間,使巴西龜和福壽螺同時集中在田溝中,以增加巴西龜對福壽螺的捕殺效率。[〇〇34](6)水稻分蘗末期至水稻收獲前,即可視時機進行多次回收巴西龜。當?shù)咎锼畬釉? cm以上時,可利用巴西龜在土臺休息的時候抓捕巴西龜。同時,可緩慢排干稻田水體至畦面以下,使巴西龜和福壽螺逐漸集中退縮田溝的水體中,再進一步排淺溝中的水,然后順著壟溝用網(wǎng)兜可捕獲大部分的巴西龜以及福壽螺。另外,在水稻成熟收獲后,可再次在稻田中撿拾和捕獲少量剩余的巴西龜。[〇〇35]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技術能夠明顯降低稻田福壽螺的發(fā)生量,已在大田試驗中得到驗證。如圖3所示,放養(yǎng)巴西龜前,稻田中成螺(殼高多20 mm)密度為1.5個/m2,幼螺(殼高< 20 mm)密度為2.5個/m2。稻田放養(yǎng)巴西龜30 d后,處理組福壽螺成螺降至1.2個/m2,而對照組成螺增至1.93個/m2,兩者的差異性達到顯著水平(P<0.01)。處理組幼螺密度為1.83個/m2,占對照組的56.7%,同樣達到顯著性差異(P< 0.05 )。
【主權項】
1.一種在稻田中利用龜類動物控制福壽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龜類動物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稻田內(nèi)設置圍欄和壟溝,根據(jù)稻田中福壽螺的密度和平均體重,按照如下公式計算龜 類動物的理論投放量,實際投放量=〇.8 X理論投放量?1.2 X理論投放量;將龜類動物與福 壽螺混養(yǎng)30?90 d;當龜類動物在田間控制福壽螺危害后定期回收;理論投放量計算公式:X25其中,乂:為福壽螺的密度,單位為只/為福壽螺的平均體重,單位為g;X2為龜類動物的個體體重,單位為g,X2不小于50, Y2為龜類動物的投放密度,單位為只/ m2。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龜類動物為巴西龜或中華草龜。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龜類動物的個體重量為50?350 g。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圍欄高40?50 cm,用于防止龜類動物 逃逸,圍欄用的材料為厚實光滑塑料薄膜或石棉瓦,所圍墻面需平整,圍欄的拐角連接處需 密封嚴實,且在進排水口需插入雙層鐵絲網(wǎng),以避免龜類動物和福壽螺逃逸。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壟溝的寬度為50?60 cm,深度為15? 20 cm,稻田四個角落不開挖壟溝,反之填土形成距離田面8?10 cm高的土臺,便于龜曬背 和休息,土臺長寬與溝寬保持相同,之后填土使土臺與壟溝之間形成30?45°的斜坡,便于 龜從壟溝爬至土臺。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隔10?20 m水稻種植帶之間設一條壟溝。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土臺及壟溝交匯處5 m內(nèi)水溝不定期投放 少量浮萍或綠萍,每次投放量不超過龜類動物總體重的3%。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根據(jù)福壽螺發(fā)生密度 情況,周期性地排水至田溝水面或以下,大約半天至一天后灌水,排水期間,使福壽螺和龜 類動物同時集中在田溝中,以增加龜類動物對福壽螺的捕殺效率。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分蘗末期至水稻收獲前回收龜類動 物。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5961329SQ201610342771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fā)明人】章家恩, 郭靖, 張春霞, 鄧智心, 羅明珠, 趙本良
【申請人】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