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藻類栽培技術的改進,具體講是一種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其屬于海藻栽培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中國是海藻栽培大國。海藻的栽培、加工技術是先進的,例如,海帶、紫菜和龍須菜等大型海藻在產量上是世界名列前茅。由于中國海區(qū)存在藻類栽培和動物養(yǎng)殖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有許多海域只進行海洋動物的養(yǎng)殖,甚至于只進行單一物種的養(yǎng)殖,然而,這種模式引起栽培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導致養(yǎng)殖動物疾病爆發(fā),嚴重制約著海洋動物養(yǎng)殖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為了進一步發(fā)展藻類栽培業(yè),科技工作者已經發(fā)展了裙帶菜,江蘺和羊棲菜的養(yǎng)殖,而且在大規(guī)模栽培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技術上是成功的。有一種沖繩枝管藻(CladosiphonokamuranusTokida)屬褐藻門(Phaeophyta),索藻科(Chordariaceae),枝管藻屬(Cladosiphon),原產于日本。該沖繩枝管藻的藻體呈絲狀,柔軟,褐色或深褐色,長20-50cm,直徑3.0-4.0mm。它富含褐藻硫酸多糖(fucoidin)等生物活性物質。研究表明,沖繩枝管藻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并有抗腫瘤、降脂、調壓等多種醫(yī)用功能,對病原性大腸桿菌O-157有明顯抑制作用。由于沖繩枝管藻的生存溫度為18~30℃,在自然條件下,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對沖繩枝管藻生長發(fā)育影響很大。由于沖繩枝管藻生長發(fā)育要求的18~30℃水溫范圍,使得該枝管藻在單純的自然條件下,在中國南方海域不能度夏,在中國北方海域不能越冬。因此,沖繩枝管藻的生活史中的一個階段需要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才能度過。中國海區(qū)如何大規(guī)模栽培沖繩枝管藻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課題。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在于為了緩解我國海區(qū)存在的藻類栽培和動物養(yǎng)殖發(fā)展不平衡的矛盾,為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解決我國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和出口創(chuàng)匯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這就需要提供沖繩枝管藻新品種的藻類及其栽培生產技術。由于海區(qū)的海水成分不同(有的海區(qū)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雜藻)和海區(qū)的氣候的不同,所以,沖繩枝管藻栽培養(yǎng)殖的海區(qū)必須經過規(guī)范化管理。因此,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應運而生。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研制了一種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所述的沖繩枝管藻1331-2(CladosiphonokamuranusTokida1331-2)是一種絲狀褐藻,屬褐藻門(Phaeophyta),索藻科(Chordariaceae),枝管藻屬(Cladosiphon)海藻,其藻體柔軟,呈絲狀,褐色或深褐色,長20~50cm,直徑3.0~4.0mm;所述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按如下步驟(1)沖繩枝管藻的保種①沖繩枝管藻的成體保種將用滅菌海水洗凈的藻體切成3~5cm的藻體2~3段,包埋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密封,在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1000~2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保種;②沖繩枝管藻盤狀體保種A)將沖繩枝管藻藻體的同化絲端部有膨大的二倍體孢子囊,在顯微鏡下用毛細管將孢子囊挑出,置于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試管中;B)將上述試管放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培養(yǎng);C)當試管壁上出現盤狀體時,將盤狀體吸出,轉移到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數個三角瓶中,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的條件下培養(yǎng)30~40天;D)將上述三角瓶放在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2000~3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保種,備用;該藻種的保藏號CCTCC№M206025,保藏日期2006.03.20,保藏名稱沖繩枝管藻1331-2;(2)沖繩枝管藻采苗①將采苗容器洗凈消毒;②將苗網在淡水中充分浸泡、清洗,投入采苗容器中;③將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倒入采苗容器中;④將保種的沖繩枝管藻盤狀體藻液倒入采苗容器中,采苗培養(yǎng)溫度控制在20~26℃之間,光照強度10000~50000lux,采苗培養(yǎng)中,20~30天更換一次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⑤采苗培養(yǎng)時間為30~50天,當苗網的網簾70~80%的表面被枝管藻盤狀體所覆蓋時,為適宜的采苗密度;(3)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①選擇海區(qū),栽培沖繩枝管藻的自然海區(qū)應具備以下條件水質潔凈,潮流通暢,風浪較小,海底質為平坦的沙底;②栽培海水溫度為18~26℃,栽培海水鹽度為20~50,栽培海水透明度為3~7m,栽培海區(qū)水深低潮時為1~10m;③栽培設施的設置根據海區(qū)底質選擇適宜的栽培設施設樁固定于海底;將采好的苗網置于栽培設施上進行栽培;④為防止魚類敵害的侵害,在栽培設施外圍2~3m處采用由長竹竿和圍在長竹竿外面的網片構成的海區(qū)圍網結構;⑤沖繩枝管藻栽培期間的管理A)當苗網70-80%的表面被盤狀體覆蓋,海區(qū)水溫在18~26℃之間時,將多個苗網捆在一起,掛在浮筏上暫養(yǎng),20~30天;B)分網栽培,苗網間距80~90cm,水深1~5m,用竹竿支撐苗網,展開掛在栽培設施上;C)洗刷,分網栽培后及時洗刷苗網,去除附泥和雜藻;當藻體長至0.5cm以上時,不再洗刷苗網;D)增加浮力,根據藻體的生長狀況適當增加浮子的數量,保持苗網的水深1~5m;E)筏架的加固,做好筏架的加固工作,防止苗網互相纏繞或脫落;F)加強日常檢查,及時防止魚類等敵害生物;G)經過60~150天的栽培,藻體長度可以達到20~30cm時,就可以逐步進行留苗采收,留下部分藻體繼續(xù)生長;H)采用水下真空吸取的方法,將海水和枝管藻吸到采收船上,排出海水;用淡水洗凈,撿除雜物,稱取5~10kg藻體裝袋,速凍儲存。所述的固體培養(yǎng)基,其制作過程如下將Provasoli培養(yǎng)基按5~10mL/L的比例加到海水中,然后按10~14g/L的比例加入瓊脂,煮沸,待溫度降到50℃后迅速倒入滅菌的容器中;待凝結后,塑料薄膜膠封,備用。所述的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配制過程如下將Provasoli培養(yǎng)基按5~10mL/L的比例加到滅菌的海水,然后按50~100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按0.1~0.2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2,按0.5~1μg/L的比例加入生物素,混合均勻,密封,備用。一種如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的栽培設施。所述的海上栽培設施為筏架,其包括浮綆,樁纜,木樁或鐵錨,浮子,苗網和墜石;所述的浮綆,其通過綁拴浮子而漂浮于海面;所述的浮子,其綁拴在浮綆上,每隔3~4m綁拴一個;所述的苗網,其苗網兩邊用竹竿支撐,該竹竿再綁拴于浮綆上,該苗網的四角通過纜繩固定在浮綆上,該苗網還通過墜石沉于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由竹竿支撐的苗網,墜石,浮子和浮綆組成了筏身;所述的樁纜,其用于固定筏身的,其一端與浮綆相連,另一端系在固定于海底的木樁或鐵錨上。所述的浮綆,其為直徑12~16mm的纜繩,長度為55~65m。所述的苗網,其是由邊綱和網繩,經穿扣織接而成的,其網目為30×30cm的網片;所述的苗網尺寸長×寬=18×1.6m;平行排列綁拴于浮綆上的苗網,其間距在80~90cm,每排浮綆上設置15~20個苗網;。所述的樁纜,其為直徑18~20cm的纜繩,該樁纜長度不小于高潮時水深的5倍。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由于在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步驟中,首先開創(chuàng)了沖繩枝管藻的保種方法①沖繩枝管藻的成體保種和②沖繩枝管藻盤狀體保種;尤其是將沖繩枝管藻藻體的同化絲端部膨大的二倍體孢子囊,在顯微鏡下用毛細管將孢子囊挑出,置于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試管中;并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培養(yǎng)二倍體孢子,使試管中的該孢子在穩(wěn)定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中迅速生長成盤狀體;當試管壁上出現較多的盤狀體時,將盤狀體吸出,轉移到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數個三角瓶中,在上述穩(wěn)定優(yōu)良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培養(yǎng)30~40天;當三角瓶壁上出現大量的生長壯大的盤狀體時,即從盤狀體中間長出同化絲,此時的盤狀體達到最大直徑后,同化絲成為生長中心的時期,將上述三角瓶放在相對較低的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2000~3000lux,光周期為12L/12D的抑制條件下保種,這樣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沖繩枝管藻的活性。該藻種的保藏號CCTCC№M206025,保藏日期2006.03.20,保藏名稱沖繩枝管藻1331-2。這種盤狀體保種方法有利于下道工序中采苗的培養(yǎng)和枝管藻盤狀體在苗網的網簾表面的覆蓋生長。本發(fā)明由于設計了采苗培養(yǎng)溫度控制在20~26℃之間,光照強度10000~50000lux,采苗培養(yǎng)中,20~30天更換一次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采苗培養(yǎng)時間為30~50天,當苗網的網簾70~80%的表面被枝管藻盤狀體所覆蓋時,為適宜的采苗密度;使沖繩枝管藻的盤狀體生長階段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度過,為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打下基礎。本發(fā)明的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措施;首先是栽培沖繩枝管藻的選擇自然海區(qū)的條件水質潔凈,潮流通暢,風浪較小,海底質為平坦的沙底;其次是選擇栽培海水溫度為18~26℃,栽培海水鹽度為20~50,栽培海水透明度為3~7m,栽培海區(qū)水深低潮時為1~10m;再次是栽培設施的設置根據海區(qū)底質選擇適宜的栽培設施設樁固定于海底;將采好的苗網置于栽培設施上進行栽培;為防止魚類或麥稈蟲等敵害的侵害,在栽培設施外圍2~3m處采用由長竹竿和圍在長竹竿外面的網片構成的海區(qū)圍網結構;尤其重要的是沖繩枝管藻栽培期間的管理如分網栽培,洗刷苗網,增加浮力保持苗網的水深,筏架加固防止苗網互相纏繞或脫落,加強日常檢查防止魚類等敵害生物;這些栽培措施使得沖繩枝管藻在其海上生長栽培期能夠茁壯生長,其藻體長度可以達到20cm以上。由于本發(fā)明設計的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配制過程如下將Provasoli培養(yǎng)基(Provasoli培養(yǎng)基配方見表1)按5~10mL/L的比例加到滅菌的海水,然后按50~100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按0.1~0.2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2,按0.5~1μg/L的比例加入生物素,混合均勻,密封;使得二倍體孢子能夠在穩(wěn)定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中迅速生長成盤狀體。由于本發(fā)明設計的海上栽培設施為筏架,其包括浮綆,樁纜,木樁或鐵錨,浮子,苗網和墜石;所述的浮綆,其通過綁拴浮子而漂浮于海面;所述的浮子,其綁拴在浮綆上,每隔3~4m綁拴一個;所述的苗網,其苗網兩邊用竹竿支撐,該竹竿再綁拴于浮綆上,該苗網的四角通過纜繩固定在浮綆上,該苗網還通過墜石沉于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由竹竿支撐的苗網,墜石,浮子和浮綆組成了筏身;所述的樁纜,其用于固定筏身的,其一端與浮綆相連,另一端系在固定于海底的木樁或鐵錨上;使得苗網能夠保持適當的水深,牢固的筏架可以防止苗網互相纏繞或脫落。附圖及其具體實施方式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如下圖1為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設施筏架的結構示意圖。研制的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所述的沖繩枝管藻1331-2(CladosiphonokamuranusTokida1331-2)是一種絲狀褐藻,屬褐藻門(Phaeophyta),索藻科(Chordariaceae),枝管藻屬(Cladosiphon)海藻,其藻體柔軟,呈絲狀,褐色或深褐色,長20~50cm,直徑3.0~4.0mm;所述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按如下步驟(1)沖繩枝管藻的保種①沖繩枝管藻的成體保種將用滅菌海水洗凈的藻體切成3~5cm的藻體2~3段,包埋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密封,在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1000~2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保種;②沖繩枝管藻盤狀體保種過程如下首先,將沖繩枝管藻孢子體盡可能粉碎,在顯微鏡下用毛細管將成熟的二倍體孢子囊挑出,置于盛有10毫升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試管中,將試管放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培養(yǎng)。其次,在這種培養(yǎng)條件下,成熟的二倍體的孢子囊放散出孢子。孢子附著于試管壁上,然后進行有絲分裂,發(fā)育為盤狀體。當盤狀體直徑達到70μm時,在盤狀體的中部形成絲。盤狀體繼續(xù)增大,當盤狀體直徑達到150μm時,從盤狀體中部發(fā)育出很多的同化絲。盤狀體繼續(xù)增大,同化絲的數量也增加,同化絲的長度也增加。當直徑達到650μm時,盤狀體便不再增大,而同化絲成為生長中心。二倍體孢子囊成熟后,釋放出二倍體的孢子。孢子附著后再進行有絲分裂,如此沖繩枝管藻的生物量便擴大開來。當試管壁上出現很多的圓形的盤狀體時,便將試管中的盤狀體吸出,轉移入盛有200ml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三角瓶中,將三角瓶放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培養(yǎng)。該藻種的保藏號CCTCC№M206025,保藏日期2006.03.20,保藏名稱沖繩枝管藻1331-2。當三角瓶壁上出現大量的盤狀體時,將數個三角瓶放在溫度為16℃,光照強度為3000lux,光周期為12L/12D的條件下保種。在低溫,低光照強度下,沖繩枝管藻只進行微弱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這樣便可以較長時間保持沖繩枝管藻的活性。(2)沖繩枝管藻的采苗①將采苗容器洗凈消毒;②將苗網在淡水中充分浸泡,清洗,直到不再出現泡沫為止。將苗網投入采苗容器中,沖繩枝管藻的苗網用90絲混紡繩(維尼龍45絲+聚乙烯45絲),邊綱用240或360絲聚乙烯繩(試海區(qū)風浪情況而定),邊綱與網繩用穿扣法連接,網目30×30cm,苗網長18m,寬1.6m;③將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倒入采苗容器中;④將沖繩枝管藻保種的盤狀體藻液倒入容器中,采苗溫度控制在20~26℃之間;每30天更換一次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遇到陰天下雨時,蓋雨布防雨。(3)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①選擇適宜枝管藻栽培的海區(qū)沖繩枝管藻的栽培海區(qū)應具備以下條件水質潔凈,符合GB3097中的有關要求,潮流通暢,風浪較小,底質以平坦的沙底為好,溫度為18~26℃,鹽度為20~50,透明度不小于3m,低潮時水深在1~10m之間;②栽培設施的構建1)沖繩枝管藻栽培使用筏架結構如圖1所示,筏架主要由浮綆3,樁纜2,木樁1,浮子4,苗網5和墜石6組成。其中,浮綆3選用直徑12~16mm的聚乙烯繩,其長度為55~65m,通過浮子4漂浮于海面;樁纜2和木樁1用于固定筏身,樁纜2為直徑18~20cm的聚乙烯繩,一頭與浮綆3相連,另一頭系在海底木樁1上,長度不小于滿潮時水深的5倍;浮子4綁在浮綆3上,為浮綆3提供浮力,每3~4m綁一個,可用毛竹筒、塑料球及聚乙烯泡沫;苗網5兩邊用竹竿支撐,竹竿再綁縛于浮綆3上,苗網5的四個角通過長1m的聚乙烯繩固定在浮綆3上,苗網5平行排列,間距80~90cm,一排設置20個苗網5;苗網5通過墜石6沉于海面以下。2)如果海區(qū)有魚類等敵害生物,則采用海區(qū)圍網的方式進行培育。用木樁將直徑6cm以上的長竹竿固定于海底,竹竿上端在海水高潮時露出水面50cm,竹竿的間距為3m;用孔徑為1cm的聚乙烯網片圍在竹竿外面,網片上綱懸掛在竹竿上,下綱緊貼并固定在海底,網片距離筏架結構的距離約為3m。③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管理工作A)當苗網70-80%的表面被盤狀體覆蓋,海區(qū)水溫在18~26℃之間時,將多個苗網捆在一起,掛在浮筏上暫養(yǎng),20天或25天或30天;B)分網栽培,苗網間距80~90cm,苗網通過竹竿的支撐,展開掛在筏架上,使苗網處于水深0~5m處;C)洗刷,分網栽培后及時洗刷苗網,去除附泥和雜藻;當藻體長至0.5cm以上時,不再洗刷苗網;D)增加浮力,根據藻體的生長狀況適當增加浮子的數量,保持苗網的水深1~5m;E)筏架的加固,做好筏架的加固工作,防止苗網互相纏繞或脫落;F)加強日常檢查,及時防止魚類等敵害生物;G)經過60~150天的栽培,就可以逐步進行留苗采收,留下部分藻體繼續(xù)生長;④采收沖繩枝管藻經過60~150天的生長期,藻體長度可以達到20cm以上,就可以逐步進行采收。采收采用水下真空吸取的方法,將海水和藻吸到采收船上,排出海水,用淡水洗凈,撿除雜物,稱取5~10kg藻體裝袋,速凍儲存。本發(fā)明的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實施結果在中國青島海域,每年6月到8月成功栽培沖繩枝管藻,每畝產量300公斤;在中國北部灣海域,每年1月到5月成功栽培沖繩枝管藻,每畝產量達到1.2噸。表1Provasoli培養(yǎng)基配方<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width="661">儲備母液成分濃度(g/L)NNH4NO323.5PNaH2PO4.2H2O3.89IIFe(NH4)2(SO4).6H2O0.701Na2EDTA0.66IIINa2EDTA1.0H3BO31.14FeCl3.6H2O0.049MnCl2.4H2O0.146ZnSO4.7H2O0.022CoCl2.6H2O0.004</table></tables>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都會理解,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對于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添加和替換都是可能的,其都沒有超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所述的沖繩枝管藻1331-2(CladosiphonokamuranusTokida1331-2)是一種絲狀褐藻,屬褐藻門(Phaeophyta),索藻科(Chordariaceae),枝管藻屬(Cladosiphon)海藻,其藻體柔軟,呈絲狀,褐色或深褐色,長20~50cm,直徑3.0~4.0m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按如下步驟(1)沖繩枝管藻的保種①沖繩枝管藻的成體保種將用滅菌海水洗凈的藻體切成3~5cm的藻體2~3段,包埋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密封,在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1000~2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保種;②沖繩枝管藻盤狀體保種A)將沖繩枝管藻藻體的同化絲端部有膨大的二倍體孢子囊,在顯微鏡下用毛細管將孢子囊挑出,置于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試管中;B)將上述試管放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培養(yǎng);C)當試管壁上出現盤狀體時,將盤狀體吸出,轉移到盛有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的數個三角瓶中,在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7000lux,光周期為12L/12D的條件下培養(yǎng)30~40天;D)將上述三角瓶放在溫度為16±2℃,光照強度為/2000~3000lux,光周期為12L/12D條件下保種,備用;該藻種的保藏號CCTCC№M206025;(2)沖繩枝管藻采苗①將采苗容器洗凈消毒;②將苗網在淡水中充分浸泡、清洗,投入采苗容器中;③將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倒入采苗容器中;④將保種的沖繩枝管藻盤狀體藻液倒入采苗容器中,采苗培養(yǎng)溫度控制在20~26℃之間,光照強度10000~50000lux,采苗培養(yǎng)中,20~30天更換一次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⑤采苗培養(yǎng)時間為30~50天,當苗網的網簾70~80%的表面被枝管藻盤狀體所覆蓋時,為適宜的采苗密度;(3)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①選擇海區(qū),栽培沖繩枝管藻的自然海區(qū)應具備以下條件水質潔凈,潮流通暢,風浪較小,海底質為平坦的沙底;②栽培海水溫度為18~26℃,栽培海水鹽度為20~50,栽培海水透明度為3~7m,栽培海區(qū)水深低潮時為1~10m;③栽培設施的設置根據海區(qū)底質選擇適宜的栽培設施設樁固定于海底;將采好的苗網置于栽培設施上進行栽培;④為防止魚類敵害的侵害,在栽培設施外圍2~3m處采用由長竹竿和圍在長竹竿外面的網片構成的海區(qū)圍網結構;⑤沖繩枝管藻栽培期間的管理A)當苗網70-80%的表面被盤狀體覆蓋,海區(qū)水溫在18~26℃之間時,將多個苗網捆在一起,掛在浮筏上暫養(yǎng),20~30天;B)分網栽培,苗網間距80~90cm,水深1~5m,用竹竿支撐苗網,展開掛在栽培設施上;C)洗刷,分網栽培后及時洗刷苗網,去除附泥和雜藻;當藻體長至0.5cm以上時,不再洗刷苗網;D)增加浮力,根據藻體的生長狀況適當增加浮子的數量,保持苗網的水深1~5m;E)筏架的加固,做好筏架的加固工作,防止苗網互相纏繞或脫落;F)加強日常檢查,及時防止魚類等敵害生物;G)經過60~150天的栽培,藻體長度可以達到20~30cm時,就可以逐步進行留苗采收,留下部分藻體繼續(xù)生長;H)采用水下真空吸取的方法,將海水和枝管藻吸到采收船上,排出海水;用淡水洗凈,撿除雜物,稱取5~10kg藻體裝袋,速凍儲存。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體培養(yǎng)基,其制作過程如下將Provasoli培養(yǎng)基按5~10mL/L的比例加到海水中,然后按10~14g/L的比例加入瓊脂,煮沸,待溫度降到50℃后迅速倒入滅菌的容器中;待凝結后,塑料薄膜膠封,備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滅菌海水營養(yǎng)液,配制過程如下將Provasoli培養(yǎng)基按5~10mL/L的比例加到滅菌的海水,然后按50~100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按0.1~0.2μg/L的比例加入維生素B12,按0.5~1μg/L的比例加入生物素,混合均勻,密封,備用。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的栽培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上栽培設施為筏架,其包括浮綆,樁纜,木樁或鐵錨,浮子,苗網和墜石;所述的浮綆,其通過綁拴浮子而漂浮于海面;所述的浮子,其綁拴在浮綆上,每隔3~4m綁拴一個;所述的苗網,其苗網兩邊用竹竿支撐,該竹竿再綁拴于浮綆上,該苗網的四角通過纜繩固定在浮綆上,該苗網還通過墜石沉于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由竹竿支撐的苗網,墜石,浮子和浮綆組成了筏身;所述的樁纜,其用于固定筏身的,其一端與浮綆相連,另一端系在固定于海底的木樁或鐵錨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的栽培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綆,其為直徑12~16mm的纜繩,長度為55~65m。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的栽培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網,其是由邊綱和網繩,經穿扣織接而成的,其網目為30×30cm的網片;所述的苗網尺寸長×寬=18×1.6m;平行排列綁拴于浮綆上的苗網,其間距在80~90cm,每排浮綆上設置15~20個苗網;。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的栽培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樁纜,其為直徑18~20cm的纜繩,該樁纜長度不小于高潮時水深的5倍。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是一種沖繩枝管藻的海上栽培生產方法,其步驟如下(1)采用保藏號CCTCC№M206025的沖繩枝管藻的保種盤狀體;(2)沖繩枝管藻盤狀體覆蓋苗網的70~80%的表面時采苗;(3)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①選擇海區(qū),②栽培海水溫度為18~26℃,③根據海區(qū)底質選擇適宜的栽培設施設樁固定于海底;將采好的苗網置于栽培設施上進行栽培;④采用海區(qū)圍網結構防止魚類敵害的侵害,⑤栽培期間的管理分網栽培,洗刷,增加浮力,筏架的加固,加強日常檢查;經過60~150天的栽培,藻體長度可以達到20~30cm時留苗采收;采用水下真空吸取的方法,將海水和枝管藻吸到采收船上,洗凈,除雜,稱重裝袋,速凍儲存。本沖繩枝管藻海上栽培結果畝產量在300-1200公斤。文檔編號A01G31/00GK1843085SQ20061007694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申請日期2006年4月13日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12日發(fā)明者張學成,朱清華,連紹興,鄭蘭紅,時艷俠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