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覆蓋樹脂薄膜的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覆蓋樹脂薄膜的建筑物,該建筑物可以用作例如農房,本發(fā)明尤其涉及在樹脂薄膜內表面一側凝聚的水能有效地排放到建筑物外部的建筑物。
作為溫室使用的農房其框架一般由連接金屬件例如管件與角件以及在框架上伸展的樹脂薄膜構成。這種農房的缺點在于,房屋內部易于潮濕,因為屋內熱空氣與面向房屋內的樹脂薄膜一側接觸,水在樹脂薄膜上凝聚,樹脂薄膜由于暴露在環(huán)境空氣中,因而溫度較低。水沿薄膜內表面一側滴下,滴下的水又再次揮發(fā)到空氣中。潮濕的屋內環(huán)境使得致病細菌很容易傳播。相應的,希望能將凝聚的水排放到房屋外面去。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的,有一種排水裝置,該裝置構造為提供一個排水管狀截水部件,使其與房屋的薄膜內表面?zhèn)冉佑|,截水部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從而使滴下來的凝聚水被截水部件接收,接收的水通過與截水部件合適部位如截水部件的末端連接的排水管排放到屋外。
進一步,專利文件1(JP-A-11-42023)披露了通過在乙烯基膜上成孔而形成的農用幕式薄膜,直徑在2mm至5mm的單個排水/排氣口或者是具有合適間隔的平均直徑至少為3mm的許多不同類型的孔,乙烯基膜在其縱向的垂直及水平側面都有工作裙。
進一步,專利文件2(JP-A-6-205613)披露了帶有滴水排放單元的農房作為溫室設施,設施中布置了至少兩個覆蓋材料,從而使得在重疊的內、外覆蓋材料的連接部分(A部分),至少內覆蓋材料的上邊緣與外覆蓋材料間隔預定的距離(B部分),而不是完全的緊密接觸。
然而,與農房薄膜內表面一側接觸的帶有排水管狀截水部件的排水裝置存在的問題是,它要求有較大的結構,因而增加了成本。
進一步,或如專利文件1中說明的帶有開口的幕式薄膜,其問題在于,空氣通過開口進出農房,因此農房的保溫效果很小。
進一步,對于通過在框架體上拉伸雙薄膜形成的農房,雙薄膜之間形成了一個袋狀空間,因此通過將農房中的空氣吹入袋狀空間可以提高保溫效果,如果形成了上述體積的開口或孔,空氣就會從開口或孔中逃逸。相應的,很難使薄膜維持在拉伸狀態(tài)。
另一方面,專利文件2中說明的農房,其缺點在于,由于農房內覆蓋材料的上邊緣部分與外覆蓋材料重疊了預定的距離,沒有完全的緊密接觸,由于空間部分的通風,因此降低了保溫效果,當拉伸雙膜在薄膜之間形成袋狀空間時,袋狀空間中的空氣從空間部分逃逸,相應的,也很難使薄膜維持拉伸狀態(tài)。
進一步,由于農房的內覆蓋材料與外覆蓋材料重疊了預定的距離,當將重疊部分固定到農房框架體上時,在固定部分固定材料的強度低,農房的抗風壓性也很低。
本發(fā)明的目標在于提供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該建筑物能將面向建筑物內部的薄膜表面產生的冷凝水排放到建筑物外面去。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標,本發(fā)明提供了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該建筑物包括構成建筑物骨架結構的框架體,屋頂以及/或者通過在框架體上拉伸樹脂薄膜而形成的墻,其中,樹脂膜的下邊緣部分由固定器支撐并將其固定到框架體上,將透水性片材的上邊緣放置在樹脂膜的內表面一側,而將片材的下邊緣放置在建筑物的外面。
根據上述說明的本發(fā)明,薄膜內表面一側的冷凝水沿內表面一側向下流,到達薄膜的下邊緣部分,被透水性片材吸收。由于透水性片材是通過固定器與薄膜固定在一起的,吸收的水由于毛細現(xiàn)象而從建筑物內部移到建筑物外部,因此可以將水排放到建筑物的外面。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一方面,將固定器放在上下樹脂薄膜重疊的部位,從而使上樹脂膜的下邊緣位于下樹脂膜的上邊緣的外側,透水性片材插在上下樹脂膜之間,從而使得片材的上邊緣部分位于上樹脂膜的內表面?zhèn)龋牡南逻吘壩挥谙聵渲∧さ耐獗砻鎮(zhèn)取?br>
根據上述提及的情況,沿上樹脂膜的內側表面流下的冷凝水被透水性片材的上邊緣部分吸收,由于毛細現(xiàn)象,吸收的水移動到達片材的下邊緣部分,流到下樹脂膜的外側表面上,因此能有效的將冷凝水排放到建筑物外部。
根據本發(fā)明更優(yōu)選的一個方面,每個樹脂膜由雙膜構成,雙膜形成可以引入空氣的袋狀空間,固定器的位置要能固定雙膜的下邊緣部分,透水性片材插在由一對雙膜形成的空間中,這樣片材的上邊緣部分就位于雙膜中,下邊緣部分則位于建筑物的外側。
根據上述提及的情況,雙膜通過在雙膜間引入空氣可以呈現(xiàn)拉伸狀態(tài),建筑物的保溫性能也可以有所提高。進一步,沿雙膜的內側表面流下的冷凝水在雙膜的下邊緣部分被透水性片材的上邊緣吸收。由于毛細現(xiàn)象,吸收的水移動到達透水性片材的下邊緣而排放到雙膜的外面。
根據本發(fā)明更為優(yōu)選的一個方面,透水性片材是由扭曲線制得的網孔片材。
根據上述提及的情況,在透水性片材與樹脂膜之間形成了一個細縫,因為即使兩個片材都被固定器壓縮,扭曲線也不會變形。相應的,能有效的發(fā)生毛細現(xiàn)象,沿樹脂膜內表面一側流下的水也能有效的排放到建筑物的外面。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一方面,樹脂膜是透明樹脂膜。
根據上述提及的情況,當要求樹脂膜透射足量光線時,樹脂膜具有優(yōu)異的透光性。
示意圖中
圖1所示是用于農房的本發(fā)明實例的透視圖;圖2是農房的前視圖;圖3是農房的側視圖;圖4所示是農房中采用固定器的薄膜固定結構體透視圖;圖5薄膜固定結構體的截面圖;圖6是在固定器處夾在薄膜之間的透水性片材實例示意圖;圖7透視圖所示是農房的屋頂斜溝部分;圖8是所示是用于農房的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例的前視圖;圖9所示是農房中采用固定器的薄膜固定結構體截面圖;
圖10是農房的側面圖;
圖11是將空氣吹入農房的雙膜的吹風裝置示意圖。
圖1至圖7所示農房(溫室)是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實例。
如
圖1至3所示,農房10具有框架11,該框架由金屬管、金屬角件等構成。框架11帶有由屋棟梁11a、承梁板(pole plate)11b、椽11c等組成帶有屋頂,由柱子11d、大頭釘11e、貼面帶11f、地楞橫梁11g等組成的墻。將透明樹脂膜20在框架11的外部拉伸形成農房10。進一步,對于如
圖1所示的行式農房結構,在屋頂12之間形成屋頂斜溝部分13,12相互鄰近。在屋頂12的較低部分形成墻14??蚣?1不限于如
圖1所示的帶有雙屋頂的情況,框架11也可以是一種很知名的帶有弧形屋頂的類型。
舉例來說,樹脂膜可以是PVC(聚氯乙烯)膜,PE(聚乙烯)膜,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含氟樹脂膜或者PVAc(聚醋酸乙烯酯)膜。優(yōu)選的是PVC膜,PET膜或含氟樹脂膜,特別優(yōu)選的是含氟樹脂膜。
這里,“含氟樹脂”通常是指通過聚合含氟烯烴得到的合成樹脂。本發(fā)明中,這種樹脂的氟質量含量至少為45%,至少達到50%時尤其常用。舉例來說,氟樹脂可以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氯乙烯共聚物,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或聚氟乙烯。這些化合物都能用于本發(fā)明。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尤其適用于本發(fā)明。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含有乙烯及四氟乙烯作為主要成分(乙烯/四氟乙烯的摩爾比通常在40/60至60/40之間),如果要求的話,可以共聚第三個共聚單體組分。尤其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情況是,乙烯/四氟乙烯摩爾比在40/60至60/40之間,優(yōu)選比例在45/55至55/45之間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分子式為CH2=CH-CnF2n+1(其中,n是從2到10的整數)、摩爾百分比在0.1至10mol%之間,優(yōu)選摩爾比在0.3至5mol%之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單體單元(例如,該單元來自CH2=CH-C4H9或CH2=CH-C6H13)。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本身是廣為人知的,舉例來說,它可以采用JP-B-59-50163中說明的方法制備。進一步,可以使用由Asahi玻璃公司銷售的商標名為“AFLON COP”的商業(yè)產品。上述說明的氟樹脂可以根據已知的工藝,如擠出工藝、膨脹工藝等形成薄膜。
樹脂膜的厚度優(yōu)選10至700μm,20至500μm更佳,更優(yōu)選的是在40至300μm之間。
透明樹脂膜20在靠近墻12及墻14的承梁板11b的地方重疊,上下膜20a、20b重疊的部分采用固定器30固定。進一步,下膜20b的下邊緣部分用位于墻14下端的固定器30之類在地楞橫梁11g處固定。
現(xiàn)在來說明用來在承梁板11b處固定上下膜20a,20b的固定結構體。如圖4及圖5所示,固定器30由固定在承梁板11b或類似結構上的固定盤31以及組合到固定盤31上的固定盤32構成。固定盤31由基盤部分31a、彎曲成凹槽的兩個側面部分31b以及通過將兩個側面部分31b朝內側彎曲形成的邊緣部分31c組成,基盤部分由伸長盤制得。固定盤32帶有由伸長盤制得的基盤部分32a、彎曲邊在一側的側面部分以及在另一側彎曲成L形的側面部分32c。具體的,形成側面部分32c時,32c能將基盤部分32a朝其一個表面彎曲一個銳角,再將基盤朝外側彎曲,使之與基盤部分32平行,其中,基盤部分32的自由端是彎曲的,這樣基盤就能面向與表面相反的一側彎曲一個銳角。
透水性片材40夾在上膜20a的下邊緣部分與下膜20b的上邊緣部分之間。這三個薄片夾在固定盤31與固定盤32之間固定。這種情況中,將三個薄片排列,從而使上膜20a的下邊緣在最外面,透水性片材在上膜的內側,下膜20b的上邊緣部分位于透水性片材的內側。透水性片材40的上邊緣位于上膜20a的內表面一側,其下邊緣部分位于下膜20b的外表面一側。
通過將側面32b與彎曲固定盤31的一個側面部分31b形成的袋狀部分接觸,將固定盤31的另一側部分31b與彎曲側面部分32c的第二個彎曲部分接觸并強制推固定盤32,可以將固定盤32連接到固定盤31上。這種情況中,在固定盤31與固定盤32之間,上下膜20a,20b與透水性片材40被夾緊,因此可以牢固地固定這些薄膜。
如圖5所示,透水性片材40的上邊緣部分位于上膜20a的內表面一側,也就是說,它面向農房10的內側,其下邊緣位于下膜20b的外側,也就是說,它面向農房10的外側。因此,在上膜20a內表面一側上冷凝的水沿表面流下,水從透水性片材40的上邊緣部分開始被吸收。接著,水由于毛細現(xiàn)象滲透移動到片材40的下邊緣部分。由于透水性片材40的下邊緣部分位于農房10的外側,因此冷凝水可以排放到農房外部。這個實例中,透水性片材優(yōu)選是帶狀,從而能分布在固定器30的整個長度上。
只要透水性片材40能在被固定器30固定的狀態(tài)下使水滲透并能將水排放到農房外部,該片材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推薦采用合成樹脂絲(例如聚乙烯樹脂絲)織物或無紡織物、玻璃纖維、碳纖維等。特別優(yōu)選扭曲合成樹脂絲形成的網狀片材。這類片材可以作為農用防風設備,例如“Morika防風網”(商標名,由MorishitaKabushiki Kaisha制造)。
透水性片材40是采用拉舍爾經編編織(紗羅編織)合成樹脂絲41的絞合線42形成的網狀片材,每個片材的厚度在0.05至0.7mm之間,其中每個篩眼的尺寸(相鄰絞合線之間的距離)約在1至50mm之間。由這種絞合線42形成的透水性片材即便是在片材被固定器30緊緊夾緊的情況下也不會引起絲線41之間的空間倒塌,同時片材具有良好的毛細現(xiàn)象,水可以很好的滲透。篩眼更優(yōu)選的尺寸為1至25mm之間。
圖7描繪了固定結構的一個實例,其中,在屋頂12上伸展的透明樹脂膜20的下邊緣部分由固定器30固定在相鄰屋頂12之間形成的斜溝部分13上。這種情況中,排水管15位于斜溝部分13上,覆蓋屋頂的透明樹脂膜20的下邊緣部分由位于排水管15兩側的固定器13固定。這種情況中,透水性片材40位于膜20的內表面?zhèn)?,從而使片?0的上邊緣面向位于農房內側的固定器30的上方,下邊緣則面向固定器30的下方以便延伸到排水管15處。
相應的,如圖7所示實例中,水在膜20的內表面?zhèn)壤淠?,?0在屋頂12上伸展,水沿內表面流下,被位于固定器30上方的透水性片材40吸收,吸收的水由于毛細現(xiàn)象滲透到片材40中,并從透水性片材40的下邊緣排放到排水管15中。結果,可以將在位于農房10的屋頂12上的膜20內表面一側冷凝的水轉移到農房外部排放到排水管15中。排水管15中收集的水在排水管15的任一方向移動,通過位于排水管15末端的泄水管排出。
透水性片材40還插在沿地楞橫梁11g排列的固定器30的部件之間,從而使得在組成墻14的透明樹脂膜20的內表面一側冷凝的水以及沿內表面流下的水可以通過插在沿地楞橫梁11g排列的固定器之間的透水性片材40排放到屋外。
圖8至11所示是應用于覆蓋有雙膜的農房的發(fā)明實例。
在由標記10a表示的農房中,雙膜21,22拉伸覆蓋在框架11上。雙膜21,22采用固定器30在其低端固定,從而在雙膜之間形成袋狀空間。
如
圖11所示,吹風機50位于農房10a的內部,吹風機50通過軟管51連接到管52上。管52與許多供氣管53連接,供氣管53的自由端在農房的內側穿過膜22伸到袋狀空間23中。如圖8所示,排氣管54與內側的膜22連接以便將送入的空氣排到農房內側。
相應的,由吹風機50向農房10a內部提供的空氣(暖空氣)通過軟管51被吹入雙膜21,22之間形成的袋狀空間23中,管52及供氣管53向雙膜21,22充氣使其處于拉伸狀態(tài),并通過排氣管54回到農房10a的內部。因此,通過拉伸雙膜21,22,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房10a的保溫效果。
然而,農房10a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冷凝水產生在雙膜外膜的膜21的內表面?zhèn)?,并且在雙膜21,22的下邊緣部分聚集。進一步,如果在膜間聚集的水中產生了藻類,并且雙膜21,22是透明膜時,光的透射可能會被阻隔。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本發(fā)明中,在雙膜21,22的下邊緣部分插入具有預定間隔的矩形透水性片材40。也就是說,如圖9所示,在承梁板11b上,上雙膜21a,22a及下雙膜21b,22b由固定器30固定,將上雙膜21a,22a的下邊緣部分定位,從而使其位于下雙膜21b,22b的上邊緣的外部,在上雙膜21a,22a之間插入透水性片材40。由固定盤31及固定器30的固定盤32擠壓,將上、下雙膜及透水性片材固定。結果,透水性片材40的上邊緣位于上雙膜21a,22a之間,下邊緣則從上雙膜21a,22a延伸并定位于下雙膜21b,22b的外部。
采用這種方式,在上雙膜21a,22a之間的冷凝水,尤其是在膜21a的內表面?zhèn)燃把啬缺砻鎮(zhèn)攘飨碌睦淠竭_雙膜21a,22a的下邊緣部分后,水被透水性片材40的上邊緣部分吸收;由于毛細現(xiàn)象,水滲透進入透水性片材40,并從片材40的下邊緣部分排放到農房10a的外部。這種情況中,當冷凝水在雙膜21a,22a的下端部分聚集至一定程度時,水沿水平方向散布。相應的,沒有必要將透水性片材40分布在固定器30的整個長度上,只要如本實例中的說明,將矩形透水性片材以預定間隔布置就足夠了。
透水性片材40也布置在地楞橫梁11g處的固定器30上,從而使得組成墻13的雙膜21b,22b之間的冷凝水能從膜的下邊緣部分排出。
下面將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本發(fā)明決不受該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8至11所示帶有雙膜21,22的農房10a中,采用固定器30將30平方厘米的透水性片材40以200cm間距固定在承梁板11b以及地楞橫梁11g上。使用的透水性片材是網狀片材“Morika防風網”(商標名,由Morishita KabushikiKaisha制造),該片材是拉歇爾經編針織形成的(在兩個經向三個緯向紗羅編織厚度為330dtx(300denier)的聚乙烯線與17英寸的織物(經向),網孔尺寸1.5mm)。
在形成農房10a的一部分的雙膜21,22之間注入1升水。水可以在10秒鐘內通過位于雙膜下邊緣部分的透水性片材40排放到屋外。
對比例1采用如實施例1所述相同的農房10a,但不使用透水性片材40。在農房10a中種植了蕨類植物。結果,在雙膜21,22間冷凝的水聚集在膜的下邊緣,高度達到5至10cm。水中產生了藻類及真菌,因而太陽光被逐漸阻隔,對種植造成了影響,蕨類植物的質量降低,產量降低。
對比例2采用與對比實施例1相同的農房10a。不使用透水性片材40。在農房10a中種植了草莓。結果,在雙膜21,22間冷凝的水以與對比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聚集在膜的下邊緣。水中產生了藻類及真菌,因而太陽光被逐漸阻隔,草莓的質量降低,產量降低。
根據本發(fā)明,在面向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內部的樹脂膜表面冷凝的水可以從屋內排放到屋外,因為水沿膜表面向下流;水被位于膜下邊緣部分的透水性片材吸收,由于毛細現(xiàn)象,水到達透水性片材的下邊緣。相應的,只要采用簡單的結構,同時又不會影響保溫效應就可以有效的將樹脂膜表面的水排放到屋外。進一步,水是通過透水性片材排出的,沒有必要在垂直重疊的薄膜之間提供間距來排水。進一步,薄膜的下邊緣部分可以通過強壓在框架上固定,在固定部分可以獲得滿意的薄膜固定強度及良好的排水能力。
舉例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應用于例如農房,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如展區(qū)的房屋等。
2003年12月26號申請的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示意圖及總結在內的整個日本專利申請No.2003-433368在這里都引作參考。
權利要求
1.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包括組成建筑物骨架結構的框架、屋頂以及/或者在框架上拉伸樹脂膜形成的墻,其特征在于,樹脂膜的下邊緣部分由固定器固定到框架上,放置透水性片材,使其上邊緣部分位于樹脂膜的內表面?zhèn)?,其下邊緣位于建筑物的外部?br>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透水性片材是由絞合線制成的網孔片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網孔片材的網孔尺寸在1至50mm之間。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樹脂膜是透明樹脂膜。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樹脂膜是含氟樹脂膜。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樹脂膜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固定器被置于上下樹脂膜重疊的地方,從而使上樹脂膜的下邊緣部分位于下樹脂膜的上邊緣部分的外側,透水性片材插在上下樹脂膜之間,使其上邊緣部分位于上樹脂膜的內表面?zhèn)龋湎逻吘壊糠治挥谙聵渲さ耐獗砻鎮(zhèn)取?br>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覆蓋有樹脂膜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每個樹脂膜由雙膜構成,雙膜形成袋狀空間以引入空氣,提供固定器使其固定雙膜的下邊緣部分,透水性片材插在一對雙膜形成的空間中,使片材的上邊緣部分位于雙膜之中,下邊緣部分位于建筑物外部。
全文摘要
覆蓋有樹脂膜10的建筑物,包括組成建筑物骨架結構的框架11、屋頂以及/或者在框架上拉伸樹脂膜20形成的墻。其特征在于,透明樹脂膜的下邊緣部分由固定器30固定到框架上,放置透水性片材40,使其上邊緣部分位于樹脂膜的內表面?zhèn)?,下邊緣位于建筑物的外部,因此,可以將在面向建筑物內部的膜表面冷凝的水排放到屋外,而不會影響保溫效果?br>
文檔編號A01G9/14GK1636708SQ20041006158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石崎良明 申請人:旭硝子綠色技術株式會社